川剧演员在后台准备。

川剧演员在后台准备。

观众在后台探班。

培养年轻观众川剧情缘,有新招——

传统文化怎样培养年轻观众?在当今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下来,一直是老一辈艺术家们思考的问题。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院团去年起开始抱团发展,组建了“四川文化·院团联盟”。联盟从最初的13家发展到如今的50家,对全省文化艺术资源、剧场资源、观众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

5月21日,在省川剧院,一场“百戏传承”优秀折子戏专场与观众见了面。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演出,部分观众走进了省川剧院的后台,与川剧演员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幕后有戏

观众探班 零距离接触川剧“内幕”

5月21日晚上7点,离开演还有一个小时,在省川剧院的后台,演职人员正在做着最后的演出准备。作为普通观众,杨芸走进了省川剧院的后台化妆间,近距离接触了演员的妆容和服饰。“真新奇,我掏出手机就是一阵猛拍,连化妆器皿和用具都观察了许久。”杨芸说。

川剧变脸、喷火、水袖这些动作有何含义?高腔、胡琴、弹戏和邓调各自有什么特征?川剧演员的服饰和妆容有何讲究?川剧和京剧中“生、旦、净、末、丑”有哪些不同?当晚,川剧演员们给杨芸和其他十多位川剧爱好者进行了介绍。杨芸觉得,这比仅仅观看要好得多。“不了解就谈不上欣赏和喜欢,川剧演员们给我们零距离讲解,让我增添了对川剧的兴趣。”杨芸说。

“在不影响演职人员的情况下,川剧欢迎观众探班,这样能方便观众更多地了解川剧。”省川剧院副院长廖天麟告诉记者,川剧原本就和川渝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剧团走进人群的同时,也让观众走进川剧的文化圈子,有助于让更多人喜欢川剧支持川剧。

“我们组建了一个文化推广志愿者队伍,让他们先了解川剧,喜欢上,再向更多人群推广。”廖天麟告诉记者,文化推广志愿者队伍里既有80后,也有90后,甚至还有00后,每场川剧演出都欢迎志愿者前来报名,全家参与更是欢迎。

从事幼儿工作的江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家人一直对川剧十分感兴趣,也时常外出观看演出。“自从能在微信上报名参加志愿者以后,每场演出我都会带着家人到现场参与。”江女士认为,青少年儿童的文化环境培养与家长的学习引导十分重要。“虽然小孩子一开始可能不太理解川剧,但却有吸收和记忆的能力,幼儿的培养方式更多在于家庭教育。”江女士说,川剧在儿童面前显得生涩难懂,但到现场的体验和观摩能提供一个生动的环境氛围,家长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引导过程。

今年56岁的张阿姨也分享了她的文化志愿者体验,她说,平时在对每场演出进行宣传的同时,还能协助大家的工作,自己感到十分欣慰。此次还能进入后场看自己喜欢的演员,了解川剧幕后工作,这个机会太宝贵了。青岛女孩高歌从小对戏剧比较好奇,21日晚是她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川剧,深深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期望我们的传统戏剧能够代代传承下去,也期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接触川剧,学习川剧。”高歌说。

台前精彩

生动演绎 传统文化展示魅力吸引观众

5月21日晚,“百戏传承”优秀折子戏专场一共上演了四场折子戏:《烛影摇红》、《包公赔情》、《酒楼晒衣》、《六月雪》。《烛红摇影》讲述了宋初,赵匡胤患病卧床,其弟赵匡义借口探视王兄病情,夜入寝宫刺死其兄之事;在 《包公赔情》戏中,演员则生动地展现了包公执法如山、刚正嫉恶、大公无私的人物形象;《酒楼晒衣》编排巧妙,叙述生动,环环相扣,步步惊心。一个在明处,兴高采烈,直讲得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一个在暗处,五内如焚,却还要强压怒火,细探虚实,有人称之为“川剧无间道”。当晚,90后小生新秀杨坤昊的表演极具特色,用风趣幽默且十分生活化地演绎感染着台下的每一位观众,引得大家开怀大笑,拍手叫好;最后,当《六月雪》里的窦娥走到观众面前时,人们再一次被震撼了。窦娥,这个中国人极为熟悉的文学形象,这个已经被诸多剧种、诸多名家演绎过的经典形象,在观众心中已是各有千秋。

据廖天麟介绍,省川剧院在2015年度开展 “百戏传承”工程,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川剧折子戏,保留一批优秀剧目,邀请一些川剧表演艺术家通过师带徒的方式,传承、排练、储备一批经典传统戏,并在剧院的日常演出中展演。

此次这几出戏在“锦绣四川·好戏连台”上首次亮相,也是坚持“百戏传承”的中长期演出,在演出季里实现对年轻演员的培养计划,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展现自我。其次也践行了 “四川文化·院团联盟”的宗旨,通过在不同地区的联合巡演与演出季的集中演出,既有融合性又具互动性。各风格剧目的同台交流,在整合了省内文化资源的同时培养更多的观众群,把大家引入剧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还戏于民”。

谈到川剧的传承人群,廖天麟认为,目前川内有表演能力的剧团有20多家,为避免川剧人才出现断层,四川省川剧院正在委托高校进行人才培养,遴选对川剧感兴趣的年轻人,进行学杂费全免的定向委托培养,从而为院团进行人才输血。在对川剧院团进行人才输血的同时,通过川内剧团、剧院组建院团联盟联合演出,让院团、人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下去,从根本上形成培育川剧人才的文化土壤。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