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中为年轻人讲解青神地方文化。

  

挖掘地方文化,汪明中一直在路上。

  

上世纪80年代,汪明中和其他几位青神文化界人士,一起创办了《中岩》杂志。

  

上世纪60年代剧团表演的剧目《收租院》剧照。(汪明中试验主角,站在正中拿书。)

核心提示

在青神提到“汪三哥”,几乎无人不知,这份知名度不仅是因为汪明中曾是青神、乃至眉山显赫一时的“梨园奇才”,他14岁就投身川剧艺术,他在梨园辛勤耕耘17年,塑造了众多古往今来的舞台人物形象,赢得了大批的粉丝;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剧院的解体,他又把一腔热血默默地奉献给群众文化事业,他组织宣传队帮青神的各个乡镇都建起了演出队伍,不仅如此,他更是长期指导青神的群众文化,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如今,汪明中退休在家,虽然他居住的简陋平房里,一间窄小的房间里摆放着陈旧的沙发和书桌,一个简易的书柜里塞满了文化艺术方面的书籍,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了,但他一直还保持着繁荣群众文化的热情。“这里既是我的客厅,又是我的书房。”已退休8年的他,还是那么精神矍铄,诙谐风趣。

梨园奇才“汪三哥”

回忆起与青神地方文化结缘,汪明中一下子将时光拉到了1953年,当时,年仅14岁的他加入青神川剧团,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

汪明中回忆,青神川剧团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正式成立,到70年代初解散的20多年间,是青神川剧的鼎盛时期,演员最多时达到了73人,其间由青神向邻近区县巡回演出,足迹遍及西南30多个市、区县和工矿、场镇、军营。剧团的演出活动,丰富了该县内外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剧团到夹江、双流等地演出时,经常是只能容纳几百人的场子挤了一千多观众。

由于勤奋好学,汪明中16岁就成了剧团当家“小生”。“我塑造的都是正面形象”在汪明中17年的舞台演艺生涯中,让他最为自豪地的是,无论是梁山伯、唐白虎,还是李永和、少剑波,都演得很形象、很精彩,赢得了一大波粉丝。

由于不满足于只能依靠别人的剧本饰演角色,1958年,汪明中开始尝试业余创作,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创作改编的剧本有30多个,上演20多个,有11个获得省、市调演奖。其中,198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现代剧《关牛》在乐山市调演中荣获三个一等奖,省电台、电视台进行了全剧录播。他是第一个把青神本土艺术作品推上荧屏的人。不仅如此,他的曲艺作品《斗狼》也是青神获得“峨眉山文艺奖”的第一个作品,被收入1997年出版的《全国曲艺精品选集》……现在赋闲在家,他依旧笔耕不辍,潜心于群众文化艺术创作。

挖掘乡愁不停歇

据熟悉汪明中的人讲,青神的群众文化活动从无到有,得以普及与推广,“汪三哥”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个世纪70年代,汪明中就组织起了一只宣传队,帮青神的所有乡镇都建立起了文艺队,培养了一大批如今还活跃在文艺战线上的人才;汪明中还和其他几位青神文化人士一起创办了《中岩》杂志,培养了一大批创作型人才……即便是现在退休了,他仍然活跃在城乡文化战线,为繁荣群众文化积极奔走,出谋划策。“‘三哥’时常不辞辛劳地来到我们文化站,帮助我们搞创意策划,指导群众演出。”青神县瑞峰镇的牛儿灯传承人陈学东不无感激地说,一年中,“汪三哥”大多数时间都在乡下,很多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同时,为了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打造企业文化品牌,他还义务为多家企业担任文化顾问,帮助企业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说,没有汪老的支持帮助,我们的企业文化就建立不起来。”一私营业主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企业如果没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想创出品牌的确太难。

更难能可贵的是,退而不休的汪明中常常通宵达旦,编写民间文学,挖掘整理民俗风情资料,搜集撰写苏东坡与王弗的故事……据估计,他先后创作各类体裁的文艺作品200多件,有近30件获得省、市级奖励。汪明中成为了青神县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学者”,直到现在仍是不改初衷。“蚕丛、竹编、佛教、东坡……这些都是青神的文化闪光点,而且开发得很成功,不知道青神下一个文化闪光点是什么?”汪明中虽然生活在陋室当中,但他丝毫不在乎,反而,让自己的肩上担起了更多的责任,依旧在思考青神文化的明天,希望尽自己的努力,弘扬青神文化。眉山网记者 张玉 文/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