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亢文彬就将迎来其75岁生日。晚年的他,几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亦不希望媒体的摄影、摄像记者过多的拍摄他的形象。

他对本报说的最多的话是:“形象不宜上镜。”当然更多原因,他认为自己需要大量的休息时间。退休后,他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下一代二人台演员。

这个低调的老人,在记者再三的请求下,才勉强接受了本报采访,不过饶有趣味的是,这个老人一旦接受采访,就会滔滔不绝的诉说自己的过往历史,说到高兴处,他会说:“我这样说行吗,你们是记者,不适宜见报的语言你们自己定夺。”玩笑过后,老人乐观、豁达形象跃然纸上。

《借冠子》,一战成名(小标)

两年前,已逾老龄的亢文彬推出自己的独家剧目《借冠子后传》,这位早年工作单位一直在呼市歌舞剧团的名演员,凭借其独特的唱腔、幽默的语调成功反串彩婆(意即男演员饰演老婆婆)角色,令观看者动容外,亦让媒体记者感叹其宝刀不老。

不过,老人爆的大名的时间要更早一些,这个时间按照老人的记忆应该是1956年前后,彼时老人的很多剧目都曾得到进京演出的机会。

在老人的记忆中,北京、长安大剧院的二人台演出经历,是其人生中最为值得提及的阅历。一个月的演出时间内,老人不仅见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诸多名角,“如舒绣文等”,更令老人高兴的是,在北京的演出期间,他还亲自得到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贺龙等人的接见。当时的场景:“老人说,一辈子都忘不了。”

亢文彬在京演出的剧目,老人说:“能够想起来的除了《借冠子》外,还有《闹元宵》、《打金钱》等二人台传统剧目。”老人承认,在业界内爆的大名的二人台剧目最令观众喜欢的还是《借冠子》。

“文革”后,老人的艺术青春第二次焕发的时候,众多人依然愿意走很远的路来欣赏他演出的《借冠子》,原因还是他的反串角色反出特点了。

苦孩子,学戏学出名堂(小标)

作为中国二人台中为数不多的表演艺术家,亢文彬与武利平同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传承人,当然他两共同传承的艺术项目只有一个——二人台。
然而,尽管如此,老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依旧毫不讳言自己的出身经历——呼和浩特赛罕区一个乡村。幼时的经历,令老人倍感生活的艰难——每日稀饭、上到小学四年级后就必须参加农业劳动。

乡村精神生活的贫乏,让喜欢热闹的亢文彬的精神世界里,更多倾向于聆听乡民们口耳相传的二人台、晋剧。“我的大爷就是一个在这方面很有天赋的人。”在亢文彬的记忆中,老人常常要和其他乡民们“打坐腔”。(二人台的一种最初演唱形式)。

耳濡目染,亢文彬在大爷的熏陶下,开始学戏。天赋较好的他,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一晚上就能把一个剧本背下来。”不过,在后期他真正登台演出时,亢文彬还需要做另外一项工作:“自己编词、自己导演节目。”

老人坦言,自己的嗓音条件并不是很好,因此一段时间以来学戏,嗓子出现了“倒仓”现象,感觉自己的艺术生命受到威胁时,老人求救行家。行家告诉他,唯一的方法就是练声,通过练声改善音色。或许与老人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相关,老人现在的声音听起来依然很年轻。

一番苦练,13岁那年亢文彬在二人台艺术方面已渐有名气。最初他并不是反串彩婆,而是出演女角,由于他的嗓音和形态与旦角极为相似,因此诸多观众往往在下场后观察亢到底是男是女……这一点既说明亢本人的艺术天赋,同时亦为其带来演出后的个别尴尬。

晚景,累与乐并存(小标)

上世纪的90年代左右,亢文彬从所在单位退下来后,几乎很少参与大型演出。不过,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内蒙古电视台《西口风》栏目多次采访他,在节目中他还代表二人台老艺人发表讲话,不过老人遗憾的是“讲了很多,播的时候有部分内容没有完全播出。”即便如此,老人依然很高兴,他说,这是节目的需要,我能理解。

当然,除了内蒙古电视台《西口风》栏目采访过老人,《音乐部落》栏目亦在他家里进行过三天录像,节目播出前,老人看着镜头中的自己,哀叹自己的容颜难与早年相比,从此后每当媒体造访,他几乎不太愿意让摄影记者照相。

除了接受媒体采访,老人还与内蒙古二人台艺术团的多名演员进行业务交流。譬如,著名呱嘴演员王占昕老人说曾和他多次交流,并专门抽时间登门求教。每到这时,老人总会不厌其烦的示范,并从导演的角度进行整体把握。

至今仍操着呼市地区的方言。与本报记者聊天时,老人总会说,自己现在的更多时间在为二人台的下一代做贡献。“有些比赛,需要我亲自把关,那些词改用,那些词必须去掉。”

在老人看来,需要把关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彩排的时候,掐时间,还有唱腔的声高以及如何创新问题。”悉心揣摩,言传身教。老人自感宝刀不老。一位曾经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曲艺栏目就职的编辑说,当年给亢老师录音时,那感觉真叫一个好。

本报记者联络亢文彬的这几日,老人正好要去包头参加一个关于二人台的开幕式,他说:“开幕式我要去,闭幕式我就不去了。”至于原因,老人解释说只有一个:“累”。

作为农村苦孩子走出的二人台艺术家,老人的生活一度俭约。有弟子邀请他时,总会说:“你打车来。”而他往往会对弟子们说:“如果不远的话,我就挤公交了。”

记者手记:低调与大气(小标)

亢文彬留给更多人的印象,大抵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二人台演员。亦或许如此,他的低调与不愿过多宣扬成为解释“那个时代的二人台演员”最稳妥的解释。

这个有着那个时代深刻烙印的老人,没有过多的虚无与夸饰,偶尔他会表现出小孩子般的天真,这时倾听他的声音时,你会发现从事艺术的人其内在的真诚对于一个人未来恒久与执着所交汇的魅力……

鲜花与红地毯踩在老人脚下的那一瞬间,我们无法替老人体验,而老人的德艺双馨之称绝非浪得虚名。在整个采访中,老人似乎刻意的忘却前些日子加冕在他身上的杰出艺术家桂冠……

尽管更多时候,老人还是会提及一些奖项,尤其是和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过晤面,但繁华岁月中,老人只把他当成过往的些许记忆。再过几天,老人就要度过他的75岁生日了,在如许的日子中,谨希望老人多给自己放一放假,保重身体……

相关链接:亢文彬自我简历

亢文彬生于1934年,7岁学艺,13岁登台,他的代表作《借冠子》创作于1956年,在50多年的岁月里,这部作品曾被无数次地搬上舞台,1958年在中南海,周总理、贺龙、李济深、黄炎培、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观摩过亢文彬的表演。为了演好二人台,亢文彬去全国各地学艺,吸收了很多剧种的长项,像秦腔,蒲剧、山西邦子,湖南花鼓戏等,另外他还导演了许多二人台曲目,同时还培养了许多的学生,像王占昕、武利平等,现在都已成为二人台的骨干演员。

亢文彬先后演出二人台剧目有《小女婿》、《柳树井》、《梅玉佩》、《借冠子》、《闹元宵》等。导演的剧目有《方四姐》、《探病》、《顶灯》、《游春缘》等。编剧有《顶灯》、《新打樱桃》等,演导编共计大、中、小百余个剧目。

亢文彬擅长扮演彩旦,老旦,表演真实,细腻,刻画人物形象鲜明,性格突出,生活气息浓厚。在台步、手势、身段、舞蹈的运用上,善于根据不同人物,做不同处理,使之各有特色。在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音乐舞蹈戏剧观摩演出中,他以扮演《借冠子》中的王嫂子获演员一等奖。(李爱平)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