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二人转”到东北三家卫视,这已经成为喜欢赵本山以及他的弟子的观众一条审美通道。除了辽宁卫视的“明星转起来”、黑龙江卫视的“本山快乐营”和吉林卫视的“关东大舞台”,赵本山的春晚小品和拍摄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这也是这三家卫视的热播剧。最近,为了配合范伟主演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的播出,《喜福汇》、《欢乐集结号》等栏目更是掀起了一轮宣传攻势。应该说,东北三家卫视利用赵本山的热效应,弘扬具有浓郁东北文化色彩地“二人转”艺术,树立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由此使我想到了卫视的“限播令”。日前,广电总局电视剧司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编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电视剧每天播出时间总量不得超过每天播出电视时间总量的45%,同一部电视剧每天播出总集数不得超过6集;同一部电视剧在19:00至24:00之间,播出总集数不得超过3集;双休日同一部电视剧每天播出总集数不得超过8集。该通知自2010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
限播令的出台源于去年的“团长大战”,当时四家地方卫视为了抢夺《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收视率,不惜各出奇招,有的推出“零点首播”,有的一天滚动播出16集,有的用“精编版”抢播结局。尽管广电总局组织各卫视负责人就恶性竞争开会研讨反省,但是此类现象至今依旧很难杜绝。
面临“限播令”,办好卫视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无容置疑,现在卫视的频道资源与节目提供处于一种优质资源稀缺的态势,这也反映了各地卫视连播电视剧的一种无奈。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节目的趋同化、同质化现象越趋严重,相反,差异化竞争这一地方卫视应该体现出来的特色却越来越淡化。要从源头上解决“限播令”的问题,必须要在卫视的特色上做文章,这就提出了一个“卫视”究竟应该播什么的课题。卫视具有落地的传播优势,这也为吸纳广告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由于一些卫视原创力的薄弱,为了填补时段的空白,连播电视剧也成为一条捷径,从而也带来了卫视节目趋同化的现象。尤其是对于那些资源相对贫乏的卫视来说,自办栏目耗资巨大,无法承受,反复播出电视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策。
从媒体上获知,针对“限播令”,自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栏目填补电视剧“限播”留下的时段空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除了办好自制节目,卫视还应该重视卫视的新闻辐射功能,这是体现卫视水平的重头戏。现在有了限播令,各地卫视为了在自制节目上走出一条新路,人才流动,联手办台,也成为卫视提高竞争力的有力举措。卫视与地方台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它的辐射功能,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各地的信息,所以,卫视作为一个地方的窗口和形象,都要花大力气办出各自的地方特色。现在,卫视不缺娱乐,缺的是特色,如果说是单纯为了满足观众看电视剧的需要去办卫视,这是频道资源的一种浪费。窃以为,“限播令”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电视剧的“限播”,更应该是卫视功能定位的一次重新审视和频道资源的再“开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