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年一样,国庆过后又到了创作人员进驻春节晚会剧组的时候。今年的春节晚会分别由王冼平、王宪声和金跃三位导演各执一摊,在歌舞、戏曲和相声小品这三部分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当然还是相声小品,而随着观众口味的逐年提高,负责这部分的金跃导演也感到肩上责任之重。目前,小品创作组的五位主力成员--赵本山的"专职作家"何庆魁,冯巩的"专职作家"--李艺和崔砚君,专为姜昆创作的相声作家孙晨以及为句号、文新宇、郭达、魏积安等创作的专业户朱积敏,都已入住中央电视台影视之家潜心创作。据悉,今年的小品相声更强调娱乐性,当然积极向上的主题也是不可少,这几位作者都属于与春节晚会打交道已久,深知如何才能让作品通过重重审查而不失艺术水准,尽管如此,在节目经过语言节目组-导演组-总导演-文艺部主任-中央台领导-广电部领导都审查通过之后,还面临着联排时是否与其他节目相衬的问题,每一次联排也相当于一次审查,许多作品都有可能碰到身经百"审"、改了又改最后仍然被毙的结局,这也是作者觉得最为残酷的。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负责相声小品部分的金跃导演和五位专职作家,从他们的口中或多或少了解到最新的创作情况。
导演金跃
简历:1985年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毕业,分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部综合组,之后参与创办《综艺大观》,1999年节目改版,去了大型节目组做制片人,1994年、1995年曾两次参与春节晚会的导演工作。
导演阐述:
语言节目相对音乐节目来说创作难度大一些,而相声还没形成创作表演这样完整的一套体系,以前都是口口相传,创作远远跟不上表演,所以现在相声作家很少,创作存在很大问题。而观众要求高了,像当年侯宝林的《夜行记》、《醉酒》等作品现在都笑不起来了,相声的一次性消费也是难度增大的一个原因。而近年来传媒的介入也给创作带来一种尴尬,对相声演员的表演技巧要求更高,过去可以说上一年的作品现在说上十分钟都不错了,各方面的要求都在提高,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
姜昆的专职作家 孙晨
简历:辽宁营口人,原为某工厂工会干部,1990年参加全国青年相声大赛,1991年自写自演的相声《非刮不可》获全国青年相声大赛表演金奖,当时姜昆是评委主任,1992年、1993年陆续参加全国青年相声大赛,作品都获奖,1995年姜昆找他上北京为自己写春节晚会本子,从此与姜昆长期合作,两年前调到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代表作有《姜球球》、《送你一支歌》、《回眸望九》等。
作家阐述:
我们与中央台经过多年合作有了经验积累,相对来说知道本子应该怎么写才能通过审查。我们这几个都差不多是从六七十年代相声最红火那阵走过来的,受影响较大,对生活也有特殊感悟,所以才爱上写相声。
赵本山的专职作家何庆魁
简历:1969-1988年是松花江上的一名渔民,期间初中读了两年半没毕业,当了三年兵,复原后回家务农,1988-1990年卖了三年菜,冬天为躲避寒冷在家试着写作,为专业团体写的二人转获大奖后,被调到辽原文化局戏剧创编室进行专业创作,1992年开始写小品,认为妻子高秀敏很具备喜剧天分,于是专为她写,1992年写的《包袱》、《脱臼》都获全国电视笑星大赛大奖,直到1997年与赵本山第一次合作《红高粱模特队》,从此除了为妻子写也变成了赵本山的专职作家。现除了小品创作,还参与过电影《男妇女主任》、电视剧《夜深人不静》、《农家十二月》的剧本创作。
作家阐述:
今年春节晚会的创作刚开始,光有想法,没太成形,我的长项还是写农村题材吧,今年想给赵本山写一个要想干成事就得务实的主题小品。我觉得高秀敏和赵本山的风格非常接近,就像龙凤胎,我们合作八年了,他们演得轻车熟路,我写起来也得心应手。这些年有种说法,有些观众开始腻烦赵本山老演农民的小品风格,但我认为不论是作者还是演员都精力有限,不可以什么都会,所以得扬长避短,而且中国的农民观众还是多,牢牢把握住农村题材都不容易。现在创作起来并没太大压力,但能不能上春节晚会我是既重视,又不脆弱,作品通不过的心理准备时刻都有。
冯巩的专职作家
崔砚君
简历:河北保定市戏剧研究室兼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七十年代初开始专业创作,九十年代初开始与中央台合作,为大型晚会创作相声小品剧本,1997年第一次参与春节晚会创作,主要为冯巩、蔡明、郭达、郭冬临等创作,代表作有《旧曲新歌》、《瞧这两爹》、《过年》、《坐享其成》等。
作家阐述:
离最后审查还有两个多月,这期间变化无穷,准备写相声和小品本子各一部,但现在也说不准,有一年给蔡明写的连毙了四个。现在的相声表演得不断变革,否则适应不了观众。毕竟现在的表演不同于以前在舞台或茶馆那样了,现在是在屏幕上要有观众的反应,演员的变革也得靠作者,先得写出"变"来,像冯巩这两年的表演变化挺大,与传统说相声有了不同,这就是我们共同商量出来的结果,否则就两男演员站在台上说,挺没劲,我们要注意写出来后的视觉效果。
冯巩的专职作家
李艺
简历:1975年当兵复原后分在南京军区歌舞团,1977年调入空政歌舞团曲艺队当相声演员,曾与牛振华搭档讲相声;1989年与冯巩首次合作在广州东方乐园拍电视小品剧《开心阿O》;1986、1988年参加全国相声大奖赛获优秀奖;1989年曾获首届青年相声大赛表演金奖。1993年正式为冯巩写春节晚会相声本子,参与创作的作品曾获"春兰杯"六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代表作有《旧曲新歌》、《坐享其成》等。近年退出表演舞台专心从事大型晚会的相声创作,同时兼中央电视台神州大舞台撰稿,也参与电视剧剧本创作。
作家阐述:
我是相声表演出身,因为当过演员所以更容易写出有舞台动感的作品,我创作一个本子一般都是两三天,但春节晚会要求高,创作时间也相对长,有时到最后本子给毙了真是挺残酷,全白忙乎了。但得奖的时候就挺有满足感,不得奖还有点委屈。
朱积敏
简历:原在青岛总工会工作,一直从事小品业余创作,1990年,《工会主席的晚餐》获全国小品比赛一等奖;1991年《一无所有》获全国青年相声大赛一等奖;199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1997年毕业后成为《艺苑风景线》撰稿,1998年任《综艺大观》策划撰稿,1999年为全国政协50周年庆典晚会创作四个小品、金鸡百花颁奖晚会撰稿,今年为五一期间"心连心"演出创作小品《采访》。同时参与了电视剧《青春有约》、《欢乐家庭》和《出租老外》等剧本的创作。
作家阐述:
我写的作品指不定给谁用,这些年合作最多的女演员是郭月,男的不定,有郭达、句号、文新宇、魏积安等。现在创作环境相对来说还算宽松,当然我们的作品也主要突出"乐"的功能,预先并不定主题。 《南方都市报》 2000年11月10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