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和相声一直主宰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命运,甚至一台糟糕的晚会也会因为有了几个出色的相声和小品节目而闪现几分亮色。赵本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冯巩和牛群合作的相声一直深受观众的欢迎,可惜现在牛群改行做了摄影,冯巩更多的参加了影视作品的演出,这对他们自然是好事,但是对相声来说就未必了。
虽然距春节还有几个月,但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与相声创作班子已然搭就,对于这样的一个阵容,人们自然会评头品足。小品和相声一向是决定一次春节联欢晚会成败与否的关键,地位尊崇无比,人们对它们的议论当然是应该的,是对其关心和好奇的正常反应。
小品本来是一种教学手段,训练演员用的。将小品挪到晚会上,是一个革命性的举动,我不清楚最早是谁的想法,但是对这种作为表示钦佩。可以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历史就是中国表演性小品的发展史。
1983年,中央电视台第一次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就登场了,但是那届晚会还是以相声和歌舞为主,小品只是一种补充,并没有受到重视。但是事后,整场晚会能让人回忆起来的,除了李谷一的《乡恋》外,只有王景愚的小品《吃鸡》了。严格地说王景愚的《吃鸡》和后来我们所说的小品还有很大区别,《吃鸡》主要是以形体表演为主的哑剧,而后来的小品则动用了一切能动用的表演手段。
从1984年起,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的比例逐渐加大,有了"没有小品不成晚会"的说法,那一年,是"朱陈配"的开始,应该说,朱时茂和陈佩斯对中国小品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们两个表演的《吃面条》、《主角和配角》、《羊肉串》等小品都是难得的精品,将学院派小品推向了极致,学院派的小品演员还包括严顺开、黄宏、宋丹丹等人。和学院派小品相对应的,是民间小品的崛起,代表人物是赵本山、赵丽蓉、巩汉林、潘长江,至于郭达和蔡明,可以叫嚎叫派。
代表学院派的朱陈原本都是电影演员,有着专业的表演训练,来自民间的则不同,他们的表演大多是来自舞台,比如赵丽蓉是评剧演员,而赵本山表演的锤炼甚至是来自东北"滚地包"的二人转。民间派小品演员各有绝活,赵本山的" 手绢功"在专业二人转演员里并不出色,但移植到小品上,特色就十分鲜明;而赵丽蓉几十年的演唱功力更是学院派演员无人能及,巩汉林和潘长江的"唱功" 也和专业唱歌的有得一拼,这些特长使得民间派小品特色突出,比如赵丽蓉和巩汉林的代表作《打工奇遇》就是以对唱为主,而赵丽蓉不以演唱为主的《英雄母亲的一天》则显得平平。
郭达和蔡明的"嚎叫"组合一直不被看好,主要原因是他们太"闹"了,经常大喊大叫,展示的是并没有多少感觉的"硬"幽默,应该指出的是,在黄宏和宋丹丹的组合中也有嚎叫派的痕迹,后来宋丹丹转向和赵本山组合,效果就好得多了。
可能郭达和蔡明也是无奈,他们没有好的剧本,没有了一剧之本,自然效果要打折扣。反观赵本山,专职为他提供剧本的何庆魁浸淫二人转艺术十数载,一直担任二人转编剧,是一个真真正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家,制作小品剧本当然得心应手。和小品不同,相声是中国的传统曲艺艺术,将相声移植到电视上,对相声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是,反过来,电视对相声艺术的损害也是不可估量的。
相声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讽刺特性,但是春节联欢晚会是一个特别的节目,要求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所以颂扬性相声比重的逐渐增加使相声辛辣的讽刺功能逐步丧失,造成了相声艺术的滑坡,姜昆曾经说是电视把相声毁了,信哉斯言。
就在相声逐渐走向末路的过程中,也还是有几个突出人物值得大书特书,首先自然是姜昆,他将传统相声艺术的空间拓展到了电视上,功不可没,虽然这对相声的发展的利弊还不是一眼能够看得清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冯巩和牛群,该二人彻底抹杀了传统对口相声两个演员间 "逗哏"和"捧哏"的界限,为相声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相声的命运沦落到目前这种地步是人们始料不及的,这和社会发展速度增加,现代人生活频率增大有关,但是人才储备不足,从业人员敬业精神的逐步丧失也有着脱不清的干系。
小品和相声在春节联欢晚会所占比重的此消彼长能部分地说明问题。其实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有太多的担心,就算是一种艺术形式消亡了,人们也会创造另外一种形式来取代它,更何况,目前,相声离消亡还远着呢,业内人士完全有机会让它焕发新的活力。本报记者谢晓对以何庆魁为代表的小品和相声"幕后英雄 "们进行了独家专访,希望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些有益的信息。(王小山) 《南方都市报》
春节晚会相声部分节目单
历届春节晚会小品节目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