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源远流长,它不仅是客家人喜闻乐见的剧种,还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被周恩来总理赞誉为“南国牡丹”。2003年,在实施“文化大省”的战略中,省委把广东汉剧列入重点扶持的剧种。

广东汉剧在近五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理改编传统戏200多个、新编创作历史戏、现代戏70多部,其中20多个剧目获国家和省的各种奖励;造就了黄桂珠、黄粦传、梁素珍、李仙花、杨秀薇等一批艺术家和艺术人才;组织节目参加省和国家的重大艺术活动,为弘扬客家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广东汉剧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发展的困境。观众逐年减少,“脱项飞珠”、“丝线吊钟”等绝技失传,精彩的吸引力有所减弱。社会服务的演出经费得不到保障,反映时代的现实题材较少,精品不多等。为此,如何发展广东汉剧已成为汉剧人特别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发展广东汉剧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强艺术创作,生产精品剧目。创作要围绕“三贴近”的原则,注意抓好艺术性与娱乐性的结合,正确处理好历史题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充分发挥汉剧老艺人和现有创作人员的经验优势,合理利用著名的国家级创作人员来创作或采用现有的著名剧本来排演。

二是要加强社会服务,占领受众市场。必须坚持公益演出与市场演出两手抓,为广大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与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取得观众的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汉剧,为汉剧的发展创造宣传平台。

三是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演艺质量。演员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大胆揭示生活的本质,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力。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国戏曲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进修培训,确保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办好汉剧幼苗班,确保汉剧传承后继有人。

四是要大胆探索实践,加快改革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审美和美感价值观的变化,汉剧和其他戏曲剧种一样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戏剧的改革,传统的东西不一定落后,其中也有精华,允许支持创新,而不可能不顾传统的根基盲目地发展。每个艺术品种都不断在发展中吸收创造一些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如果在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同后,它也可能变成一种传统。如何抓好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就是戏剧改革的关键。传统的审美标准和现代的技术手段,如声、光、电、气等科技手段的运用,流行音乐的加入,这些新的表现手法如何与传统戏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仍然需要实践来解答,时间来证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是歌、舞、剧三者的结合体,它究竟要经过怎样的改革才能适应现代需要的问题,令整个戏剧界都感到头痛。总之,改革不是对传承的否定,而是对传承的延续、发展和完善。

鼓励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存在,除了要继承发扬自己传统的精华部分外,还要通过交流联系来吸取其他剧种先进的东西,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