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春节庙会丰富多彩

北京宣武区第7届厂甸庙会和第12届红楼庙会将于正月初一至初六联手向中外游人展现北京的传统民俗民间文化。

厂甸庙会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将在这条老街上集体亮相。传统婚庆典礼“宝玉成婚”和寿筵大典“贾母贺寿”将在大观园庙会首次展现。大观园庙会期间还将举办“红楼文化艺术展”、“曹雪芹家世生平展”、“红楼资料征集成果展”及“红楼人物服饰展”等系列展览。两庙会还专门制作了有迎奥运内容的会标、彩旗、灯笼、横幅等,届时,游人随处都可看到。

●任丘大鼓有望现身奥运

河北任丘大鼓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大鼓擂动时,有狮吼龙吟之声,江涛汹涌之势,配以铙、小钹等民间乐器,更加烘托出大鼓的雄厚奔放之美。最初用于鼓舞士气,后来逐步演变成逢年过节、丰收之后表达喜悦心情的庆典方式。近日,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主题活动处考察团到达任丘市,考察任丘的民间艺术大鼓。该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争取让任丘大鼓在北京奥运文化节舞台上一展风采。

●汉剧艺术亟待抢救

在近日召开的湖北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委员们呼吁:应尽快采取措施,抢救汉剧。

汉剧形成于清朝康乾年间,曾流行于湖北全省,波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地区。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中,汉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它地方剧种,同时也是研究我国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创新资源。

目前,许多汉剧演员因为市场原因改唱京剧和歌剧,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已有10年没有招收过汉剧演员。委员们提出:应尽快对汉剧进行抢救性保护,要通过收集整理老汉剧艺术家的资料,将其音像资料保存下来;加大对汉剧艺术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汉剧人才的培养。

●“草台班子”唱火福建

几乎无日不演戏,无处不演戏,镇镇有舞台,村村闻锣鼓――福建沿海福州、莆田、厦门、漳州、泉州五市,数百个私人投资组建、自负盈亏的民间职业剧团方兴未艾。如今各类民间职业剧团有700多个,数量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出活动基本上都是跟酬神、祈福、求子、贺寿等民俗活动和民间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也让一些濒临灭绝的戏剧散发出新的活力。

●瓯越百工有了“家”

浙江温州素有“百工之乡”之称,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石雕、彩石镶嵌……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流派纷呈。近日300件作品亮相新开的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馆,方圆之地再现瓯越“百工之乡”的强大阵容。民国时期艺人的木雕、国家级艺术大师的黄杨木雕、瓯塑、细纹刻纸……精品馆展出的作品,除表现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之外,还展示了温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变化。据统计,温州市现有工艺美术品种120余项,其中3项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年桂花酒要“申遗”

今年春节来广东佛山市西樵山参加岭南民俗文化节的游客都有机会饮上一杯香醇的桂花酒,这酒是西樵山民珍藏多年的珍品。春节喝桂花酒、吃年糕是西樵山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风俗。随着时代变迁,如今会酿桂花酒的只有几户人家了。酿造桂花酒非常不易:平日要经常为丹桂洒水,保证桂花的质量。丹桂花开后,要在清晨太阳初升、露珠未干的时候上树采摘。把采摘下来的花放在阴凉处风干一晚,然后每公斤桂花加四两糖发酵,一个星期左右放进酒精度35度以上的上好米酒,还有花旗参、桂圆肉,密封坛口酿制,一年后方可开启饮用。西樵欲将此工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