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东汉剧院成立的第50个年头。广东汉剧与粤剧、潮剧并称“广东三大剧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南国牡丹”的美誉。然而,和汉剧人骄人的艺术价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剧愈发艰难的生存状态。“随着群众文化消费类型越来越多元化,广东汉剧需要把自身定位重新调整好,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观众基础的文艺产品能够传承下去,”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汉剧院党委书记张德祥说。

多方努力复兴汉剧

“汉剧院20多年没有卖票演出了,几年前我们曾经尝试过卖票,结果真正自己掏钱卖票看戏的观众只有几个人。”广东汉剧院艺研室主任黄小贝告诉记者。今年7月,暨南大学调研组曾深入汉乐之乡梅州大埔,调研显示,当地受访的民众对“广东汉乐”的认知率低于20%。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专家陈志勇的调研显示,许多“80后”、甚至“70后”的客家人都已不知什么是“汉剧”了,“连认知都没有,何谈喜欢?”

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广东汉剧院党委书记张德祥告诉记者,针对上述种种困难,广东汉剧院历届班子做了许多努力。早在2006年,广东汉剧院就同中山大学签订协议,合力打造汉剧曲目《白门柳》。在“从名著到名剧”的新思路指导下,广东汉剧院又陆续推出了新剧目《尘埃落定》、《金瓶梅》。与此同时,深入发掘本土文化也成为汉剧人的努力方向之一,本土文化名人剧目《黄遵宪》由此应运而生。

从今年6月起,广东汉剧院就相继在梅州本地20多所学校,启动了“广东汉剧进校园”活动。剧院同时也和当地媒体合作开展了“汉剧征文”征文活动,希望扩大广东汉剧在年轻观众当中的影响力。今年6月,广东汉剧院还成立了市场开发部,对汉剧的包装、营销、市场开发进行全面的整合。

黄小贝告诉记者,2001年前后,广东汉剧院抓住湖北黄石汉剧团改制的契机先后引进了10多名有潜力的汉剧人才。剧院一直想尽办法将好苗子送到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曲学院等高等学府深造。上述高校的资深专家也被请到梅州来,在汉剧院驻院教授业务。今年11月,崭新的广东汉剧院大楼内,许多年轻小演员身影来回穿梭,脸上写满阳光。从2005年开始,广东汉剧院就开始与梅州艺术学校合作,合办“广东汉剧幼苗班”,目前“幼苗班”的规模已经达到了50人。

延续客家文化的“根”

“广东汉剧风格大度、含蓄、雍容华贵,有‘天然去雕饰’的清雅,”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院原院长梁素珍说。

从清代光绪到民国年间,荣天彩、老三多等知名汉剧团,就曾被邀请到台湾、东南亚等地区演出。时至今日,在梅州地区,“每逢盛事必演汉剧”的观念依然在本地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这说明,当地人早就认为广东汉剧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特色,”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专家陈志勇说。

他认为,戏剧有“大戏”与“小戏”之分。相比山歌戏、采茶戏、秧歌戏这些“小戏”,源自中原的广东汉剧无疑属于“大戏”。汉剧演出剧目大多以帝王将相为题材,体现了客家文化骨子里的那份高贵,这是乡野草根气息浓郁的客家山歌所不具备的。“如果把客家文化比做一口鱼塘,那么广东汉剧就是这口鱼塘中藏得最深、规格最高的‘鱼’。可以说,广东汉剧完全能代表客家文化的最大文化特色,这是客家文化的根,”陈志勇说,梅州民间地区进行大型祭祀时,客家人从来不会请客家话演唱的“山歌戏”剧团,而只请以“中州古音”演唱的汉剧班,就因为客家人的根在中原,用客家话来唱戏祭祀“怕老祖宗听不懂”。

张德祥说,为了延续这客家文化的“根”,广东汉剧院接下来将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出精品,出人才,出形象,“只有观众、市场培育好了,这个剧种才有希望。我们也恳切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我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李文龙)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