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来攘往的闹市之中,美成戏院静静矗立,时间仿佛在此定格。汉剧名角、唱一末的童德望(左)和戏迷周孝熙爹爹已然成了好朋友
汉剧折子戏《兴汉图》正在上演,台上演员和台下戏迷,一起沉醉
你可曾感受过汉剧的高亢,《兴汉图》里那一声声悲腔,能让人黯然神伤;你可曾感受过汉剧的爽朗,那《男绑子》的顿挫抑扬,唱得人拍手称叹,满心舒畅。
前段时间,记者两次来到位于汉口前进四路的美成戏院看汉剧。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在此粉墨登场,戏文上口,戏曲动听,情节感人,让人深深感到汉剧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别样魅力。谁说传统剧目无知己,这里,有银发人击掌相庆,有年轻大学生手持相机痴痴等待,那一声汉调悠长,西皮二黄,令人沉醉。
戏 院
老戏院,定格繁华梦
汉口前进四路一带,电子商店鳞次栉比。熙来攘往的闹市之中,美成戏院,仿佛一块强大的磁石,吸住了时间的脚步。
台上,《兴汉图》折子戏中,刘备诸葛亮白发之人相扶将,互诉衷肠梦难醒;台下,满目银发人,满耳压着点子的喝彩声,光影流转如梦中。当年汉戏繁华,如在眼前。
“朝夕思二弟,把孤的龙心操乱——”“好!好!”后半折,大幕徐徐拉开,饰演刘备的一末童德望在里面一亮嗓子,立即博得帘内彩。在汉剧里,刚开场就赢得满堂彩,叫“碰头彩”,而大幕没拉开时就博得喝彩,叫“帘内彩”,“得了这样的彩头,角儿一整出戏都唱得舒服。”76岁的周孝熙爹爹是个资深汉戏迷,这出戏,他听了几十遍,还是激动不已。
“名字是当年的名字,戏院已经不在当年的地方。”周爹爹印象中的美成戏院位于清芬三路,创建于1913年,取名“丹桂舞台”,上世纪30年代初改名为“美成戏院”,陈伯华、吴天保等汉剧大师曾在此演出,之后还曾改名为“新生剧场”、“清芬娱乐厅”等,重建后,美成戏院改回原来的名字。
如今,这里成了老戏迷和戏曲工作者重温旧梦的地方。坐在这里,回忆的闸水喷涌而出,老剧目和好角儿,成了每周末下午戏迷们最大的念想。
戏 迷
心神往,戏里戏外几多痴狂
听一回不过瘾,记者再访美成戏院。不为别的,只为再听一下那时而响遏行云、时而哀婉悲壮的唱腔,再看一回那戏迷们陶醉得跟随锣鼓响板,击节哼唱。
戏院二楼上演《男绑子》折子戏,饰演刘秀的黄彦安和饰演姚期的郭洪春在台上唱得正酣。名角、老戏,令台下观众不时爆出阵阵喝彩声。一楼大厅里,戏院经理曾少林独坐柜台边,一名老者正蘸着白色的颜料,一笔一划在板子上写着下周上演的戏码。老者叫杜鹏生,今年62岁,是汉剧的老舞美,他正在做的活儿,行话叫“写水牌”,画了几十年舞台布景的他,退休后经常到这里来帮忙,戏梦人生啊,难以割舍。40多岁的戏院经理曾少林,当年唱“五丑”行当,这个10岁进武汉市艺校学习,毕业后在武汉汉剧院工作了几十年的武生,眉眼间,当年的风采依旧。
戏曲结束后,一位女戏迷顾莎莎带老母亲到后台找黄彦安和郭洪春,要请他俩吃饭,原来,这位女戏迷的舅外公是汉剧名角周天栋,当年在汉剧界号称“周大王”,曾与吴天保齐名,女戏迷的母亲酷爱汉剧,此次从深圳回来,专程到美成戏院来听戏。汉剧就是这样,你一旦爱上它,便很难将它从生命中抹去。多少人为它付出了青春,又有多少人为它魂牵梦绕。
不仅爱听,戏迷们自己也爱唱,在美成戏院的汉戏迷中,有一位票友格外受人推崇,他就是如今已80多岁的刘德保。他每周都会约上一帮老友到公园、文化馆唱上几出,70岁大寿时,他自己搭台唱戏招呼亲朋好友,引得大家交口称赞。而已故汉戏迷文小佑的故事更是感人,因为热爱汉戏,文小佑曾将自己武昌长江边的房子腾出来作戏院,票友们刮风下雨都可以来此唱票听戏,那种痴迷,又有几人能及?
这正是,台上台下都成知音,戏里戏外几多痴狂。
前 景
汉剧推广尚需引导
在汉剧圈,听名戏,尤其是听名角唱名戏,已成为许多老戏迷生命的一部分。
周孝熙爹爹最爱听四旦李青唱的《二度梅》、《宇宙锋》,“她刻画人物蛮到位,唱么事像么事。”而50多岁的蔡甸戏迷李怀堂最爱黄彦安的《男绑子》,常爱记了戏文,回家慢慢唱。“名角开腔,真是让人每个毛孔都舒畅。”“老戏迷怠慢不得,你哪里唱得不对,他们一哈子就听出来了。”汉剧名角黄彦安卸完妆,跟记者聊起了戏迷们,“蛮多戏迷都是文化人,不仅爱听戏还爱琢磨戏文,有些爹爹还会跟我们私下交流改词,把一些冗长的戏文改得更精练。”
汉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武汉的发展如何?郭洪春说,老年群体经历了汉剧的辉煌,对汉剧有感情,来听得多些。不过,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听汉剧的行列。“有个小戏迷,每次都坐第一排,边看边录。”黄彦安也说,前几年,武汉汉剧院组织汉剧进武汉大学时,现场十分火爆,许多人看了汉剧的表演后,都说太美了。“其实,汉剧在年轻人中推广需要引导,提升文学底蕴,弘扬汉剧精粹,大有可为。”黄彦安的话说出了许多汉剧演员的心声,正如他所言,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触汉剧、了解汉剧,甚至从事汉剧事业,汉剧才有可能迎来兴旺的那天,而当年的繁荣,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