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经典剧目《刘海砍樵》。

1956年9月,谢莲英在北京为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们表演湖南花鼓戏《姑嫂忙》,给毛泽东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62年,毛主席视察湖南时,点名要再看一次谢莲英表演的《姑嫂忙》。从此,这蕴含楚文化、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湖南地方小戏在全国各地传唱……

来历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戏花鼓、灯戏的总称,起源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它从劳动人民中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

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哼歌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化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分别适用于男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民间作曲家)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同时,他们也吸收了外省或者本省的其它民间音乐和其它剧种的音乐,为后代留下了宝贵财富。

200多年来,湖南花鼓戏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再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有着坎坷的经历和光明的前景。

种类

湖南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1、川调;2、打锣腔;3、洞腔(即师公腔);4、小调。川调,源于山歌及民歌,按调式分为宫调式、羽调式两种,宫调式强调六级音,羽调式强调七级音,花鼓戏味特别浓厚。打锣腔,源于哼歌及劳动号子,原来仅用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帮唱尾腔,得名打锣腔,现在基本上取消了这种帮腔形式。洞腔,源于师道音乐,所以,也称师公腔。川调、打锣腔、洞腔,统称为正调,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或“起承转合”为结构形式,反复运用。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城市小调和丝弦小调,表现情绪较为单一。某些小调发展较大,能表现多种情绪,编入了正调。

各地花鼓戏的名称很不一致,在湘东浏阳一带叫“采茶戏”,湘南衡阳一带叫“马灯戏”,湘西一带叫“阳戏”,湘北常德一带叫“喀喀戏”,平江、嘉禾等地叫“花灯戏”,湘中长沙、益阳、宁乡、湘潭等地称为“花鼓戏”。“采茶戏”沿用《采茶歌》的名称,“灯戏”是因在灯节演唱的小戏而得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