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花鼓戏新晋国家“非遗”名录
婉转的唱腔、曲折的剧情、漂亮的行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安徽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的宣城市皖南花鼓戏,继入选省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后,再次荣幸地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遗”名录。
享有“皖南一枝花”美誉的皖南花鼓戏,是一个拥有100多年历史、覆盖皖苏浙三省周边地区近千万人口的地方剧种。它原为花鼓调,起源于太平天国年间,流行于皖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等地。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民家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先与皖南地区的民间歌舞合流演唱,后又接受了徽剧、京剧等兄弟剧种的艺术影响。经过百年的演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的民间剧种。经多年挖掘抢救,皖南花鼓戏现有传统大戏37本,小戏87出,内容多反映农民及手工业者的生活。
如沐春风的皖南花鼓戏,建国前已濒于灭绝,后转向复苏,继而一步步走上振兴之路。这一既年轻又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剧种,现有多个专业剧团和业余剧团。《春嫂》、《柯老二入党》、《姐妹皇后》、《湘妃扇》、《羯鼓惊天》、《水妹子》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脱颖而出。近些年来,宣城市区两级加大力度,多方并举,进一步拓展皖南花鼓戏生存与发展空间。为了缓解剧团人员青黄不接的问题,市里专门为剧团增加了编制。2006年,宣城市邀请有关专家和各界人士,成功举办了首届皖南花鼓戏调研活动。2007年底,宣城市报批的皖南花鼓戏研究基地项目正式获批。目前,占地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皖南花鼓戏研究基地,各项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而今的皖南花鼓戏,超越了往日那山野小唱的概念,已成为安徽省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一个代表性的剧种。(曹光鑫 余育章)
(摘自 《合肥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