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让它没了啊!”这是所有关心凤阳花鼓戏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据报道,安徽省的凤阳花鼓戏,这一珍稀的地方戏种目前只有一位叫张传英的老人会唱了。

凤阳花鼓戏与凤阳花鼓、花鼓灯并称为“凤阳三花”,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有过曾经的辉煌,也产生了一些诸如《观灯》、《秦香莲进京》等受到欢迎的剧目。但是现在它却陷入了只有一个人会唱的窘境。

据统计,我国共有地方戏近370种,这还不算在很小范围内流传的小戏种。这些独具地方特色的戏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现在,这些宝贵的遗产很多都面临着和凤阳花鼓戏一样的境地,甚至更差:剧团没有了,演出也没有了,演员要么去世了、要么老了演不了了、要不就是改行了,观众也流失了。就是有全国影响的、曾经辉煌的戏种如越剧、豫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曾经留给人们很多美好记忆的地方戏,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窘境?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百姓的选择趋于多元化,电影、电视等快餐式的文化更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它们相比戏曲,欣赏起来更简单、便捷,不需要专门的知识;另外,从地方戏自身看,内容、形式和节奏等不能和时代吻合,没有紧跟时代的作品,有些地方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总是那么几个曲目,没有创新。
对于地方戏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存在要不要保护的问题,关键是如何保护。

第一,地方戏有些是国粹,大多数被列为了省、市、县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承担起第一保护者的责任,尤其是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乡镇文化站应承担组织、创作、艺术指导等工作。比如像凤阳县的大庙镇党委政府就牵头举办了花鼓戏培训班,有3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的学习。对百姓特别欢迎的戏种,政府应该尽其所能,财政出资或协调企业和热心公益的人士出资进行保护。河南省唐河县城郊乡政府就专门拨出专项经费两万元,支持汉剧团建设。

第二,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人才对地方戏的保护至关重要,近些年,由于地方戏的萎靡,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或改行,比如黄梅戏著名演员吴琼曾被评为黄梅戏全国“十佳演员之一”,但现在已不再是专职的黄梅戏演员;曾经是越剧小百花剧团台柱子之一的何赛飞一直活跃在影视圈等等。人才问题不解决,地方戏的保护也只是一句空话。

第三,区分对待、分类保护。对有专业的组织、正常的演出活动和一定观众群体的地方戏种,政府应对这些演出院团在税收、创作、演出场所等方面给予适当帮助和倾斜;对那些已经没有演员,没有观众,不能恢复演出的小戏种,也应该做好抢救性的保护,比如对还尚在的艺人、剧本、服装、道具、片断的表演,可以利用录像等方式,把这些地方戏留在博物馆,留在人们的记忆里。(王会)

(摘自 《农民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