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琴估计许多人没见过:说它是二胡吧,可它是三根弦;说它是三弦,它却有两个共鸣筒,是用弓子拉的琴;更奇怪的是,它还有个背带,演奏者可以挎在身上站着拉,走着拉,跳着拉……这把三根琴弦双共鸣的拉弦琴,经过民乐专家研究,最后给它定名为“霞山琴”。
此琴的发明人谢霞山,系安徽省宿州市朱仙庄镇人,1954年出生在民间音乐世家,家中祖孙三代全是唢呐演奏员。谢霞山从小热爱民间音乐,加上聪明好学,成年后能吹奏唢呐、笙、竹笛、洞箫及长笛、双簧管、萨克斯,同时会拉二胡、板胡、小提琴。他还精通乐理,对京剧、豫剧、泗州戏、花鼓戏有一定研究,并能作曲和配器,成为宿州市民乐界小有名气的人物。在长期与民乐为伴的过程中,谢霞山感到民族弦乐有先天不足之处。比如二胡,虽说历史悠久,是我国民族弦乐器之首,但它的音域窄,音色也难说高雅,下把位容易出狼音(噪音),而且两弦夹弓,单一坐势演奏,外观过于简单,很难与西洋小提琴抗衡。因此,谢霞山便萌发了改革二胡,发明一种新式弦乐器的想法。于是,他从1997年开始,便在自家的10平方米陋室中开始了新式弦乐器的研制工作。
众所周知,发明一项新的乐器,要有深厚的音乐积淀,先进的制作工具,大量的资金投入……而谢霞山除了有一定的民乐知识外,其他条件皆不具备。可他有敢于创新的改革精神、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数十次修改完善,新琴终于初具雏形。为了使此项发明更完善,谢霞山抱着他的琴去省城合肥,广泛征求民乐专家的意见。安徽省文化厅教育科技处对此项发明十分重视,专门组织有关民乐专家对新琴进行专题研究,并把该琴命名为“霞山琴”,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谢霞山虚心接受了专家们的意见,回来又做了10余次改进,然后赴苏州,转道上海,请音乐界权威、教授给予指正。他回宿州后,对琴再做修改,然后申请了发明专利。去年8月,国家产权局批准了他的专利申请。“霞山琴”终于问世了。
“霞山琴”成功了,谢霞山并不满足,最近他又带着新琴到了北京。有关专家对此新琴很感兴趣,认为此琴音色优美,音域宽,共鸣大,演奏姿势灵活,很有前途。更可喜的是该琴音色融合性强,能与中外乐器融合,可奏古今中外歌曲,将对我国民乐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庄稼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