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不仅继承了同样是淮剧名角的父亲陈德林、母亲黄素萍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父亲的陈派特色,又博彩众长,不断吸收兄弟剧种的精粹,逐步形成自己的澄腔,被人称为“淮剧公主”。
说不清这已是她扮演的第多少个角色了,如果按照正式登台算起,陈澄已经在淮剧舞台奋斗了20年,期间她曾先后主演过《赵五娘》《天要落雨娘要嫁》《牙痕记》《板桥应试》《太阳花》《狸猫换太子》《祥林嫂》等10多部现代戏和古装戏。
11日晚,作为首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重要演出活动之一,大型无场次现代淮剧《唢呐声声》在南京紫金大戏院开演。开场前,记者在后台遇到了该剧女主角、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陈澄,她正在后台一丝不苟地化妆、默戏。她笑称,后台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坐到这里,现实中的一切都放下了,心里只有戏,只有角色,那个我已真真切切是剧中的人物,而非演员陈澄。
如果用“唱做俱佳”来形容陈澄的舞台艺术特色未免有些笼统,可事实就是如此,她不仅继承了同样是淮剧名角的父亲陈德林、母亲黄素萍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父亲的陈派特色,又博彩众长,不断吸收兄弟剧种的精粹,逐步形成自己的澄腔,被人称为“淮剧公主”。其唱功尤其出彩。2002年陈澄与丈夫陈明矿带着伴奏带来到湖南长沙参加全国地方戏精品汇演,没想到还是三级演员的她一举夺得唱功最高分。2003年她凭借《祥林嫂》夺得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第二年又摘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一个来自盐城的省淮剧团年轻演员,没有任何背景,却凭着精湛的唱功,奠定了她在淮剧界的地位。如今,唱淮剧的女演员中,十个有七八个是唱陈澄的澄腔的。
专业领域的认可固然可喜,但陈澄觉得观众的认同才最重要、也最令她开心。一次陈澄远赴海南演出,她知道海南有属于自己的地方戏琼剧,外来剧种很难获得当地观众认可,然而她却凭借《祥林嫂·天问》一段裂石崩云般的唱腔,震惊了现场观众,让海南不少琼剧迷一下子变成了淮剧迷。她感慨,“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短短的访谈中,陈澄话里话外都没有离开盐阜大地,没有离开里下河地区的田间地头,说的最多的也是为农村兄弟演出的事儿。她说,淮剧要活下去,靠的就是这群最淳朴、打心眼里热爱淮剧的基层观众。
和所有地方戏一样,随着剧场改制,淮剧一度式微,为了让院团挺过难关,陈澄和身为团长的丈夫陈明矿一起四处奔走,有时靠富裕起来的农村老板包场演出,有时靠企业挂名赞助演出,有时靠国家的补贴演出。只要有演出,陈澄几乎场场不落,因为观众都喜欢“角儿”,没有“角儿”登台,观众会扫兴。作为团里的“大梁”,当剧团要下乡演出时,她不得不放弃照顾家中90多岁的外婆;当观众点名请她出场时,她不得不丢下正在读书的儿子……最让她痛心的是,为了演出、为了救场,她曾三次在舞台上流产……“想起这些挺心酸的,但只要一站到台上,就把什么痛苦都给忘记了。”陈澄说,这么多年下来,她对淮剧已经不能用“执着”二字来形容,它已经渗透到自己的骨血当中。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她的从艺经历,她说是“辛酸并快乐着!”
陈澄告诉记者,“戏曲演员的发展不容易,要耐得住辛苦、寂寞、同时、拼搏、机遇、重视度都不可或缺。”她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是,院团能拥有一座500人的小剧场,演员有舞台,观众有剧场,淮剧才能真正存活并发展下去!在她前不久刚开的微博里,记者见到这样一段话,“一批孩子就要来团里实习了,希望他们将来能耐住寂寞不走捷径完善艺术,修炼各方面素质,真正成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