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家喻户晓,1959年走红艺坛,蜚声海内外。被国家文化部选为建国60年全国“百部经典”戏曲精品;“女驸马”这个人物形象,已成为亿万黄梅戏迷心中真善美的化身。
那么,谁是编演这部戏并塑造“女驸马”这个艺术形象的第一人?历史的回答是:一百年前撞钟河畔张畈村的“潜北红角”张廷翰。
一
张廷翰名冯送,字廷翰,号光荣,清光绪二十二年三月(1896年4月)出生于今岳西县菖蒲镇张畈村(昔属潜山县北乡)的一个排工之家。
“水路即戏路”,皖河流域自发源地岳西至长江岸边,戏曲文化十分繁盛。是岳西高腔、安庆弹腔(徽调的前称)、黄梅戏等剧种的盛行之地,大大小小的戏班难以数计。清宣统二年(1910年)春,张廷翰至怀宁石牌,跟随夏剑波学戏。夏剑波是集班主、司鼓、老生为一身的名艺人。张廷翰极聪颖,悟性高,有基础,条件好,师傅的训教严格规范,细致入微,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如鱼得水。勤学苦练,发奋用功,未出半年,他已经能担任“插戏”的主角了。
初次试演师傅让他扮演《游春》中的赵翠花,这是个小花旦的戏,有做有唱,有喜有悲,难度很高。张廷翰身材姣小,举止轻盈,嗓音柔美;杏仁般脸庞又白又嫩,笑起来现出一对淡淡的酒窝,甜美可人;尤其那一对水灵灵的大眼睛,一颦一笑,一顾一盼,都有神奇的魅力,夏师傅亲自为其掌板司鼓。演出中,张廷翰将赵翠花在游春时少女的天真烂漫,初见书生时少女情窦初开的娇羞,伤春时少女失恋相思的愁苦情态,演绎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在向王干妈倾吐情怀所唱的[菩萨调],唱得起伏跌宕,感人至深。台下的观众被吸引了,班里的艺人们看呆了,这出戏刚演完,观众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夏师傅非常满意。
初演成功,张廷翰更加虚心学习,渐渐地演上了主角。一年后,黄梅戏几十本大小戏的花旦、正旦角色他基本学会,并且有了自己的拿手戏。夏师傅给他演出的薪酬,涨到头牌花旦的“九厘账”。张廷翰每到一处都会受到观众的狂热追捧,此时,他已然成了班中“红角”。
二
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节后,张畈灯会因故没有唱戏,同村跑水路贩木材的商贩们便邀约张廷翰组个班子,到石牌下街木材行送“拜年戏”。那时张廷翰没有戏班,凭着关系,他很快召集到10多位艺友,组成一个实力不俗的戏班,租了衣箱行头,乘排顺流而下。石牌的木材行早有准备,在石牌下街头搭了个特大的花台,等待看戏班的到来。张廷翰对于石牌并不陌生,小时候随父亲多次到这里看戏,10年前,他随师傅夏剑波的班子在石牌演出过,很是跑红。这回,他身为班主,艺术上更加成熟,演技更高,对他熟悉的观众也都有一份新的期待。
头两天演出他的拿手戏《双丝带》、《鸡血记》,观众交口称赞,好评如潮,街上都轰动了。尤其是他的“插戏”《游春》、《打花魁》等,把观众撩得神魂颠倒。“打彩”时,女的把头上的银簪、颈上项圈、银耳环取下来往台上抛,男的将铜钞大把大把地往台上撒,铜钞都铺满台面,每场要捡上几角篓。两场下来,张廷翰在石牌街上可谓是红得发紫。“同奉祥”、“德奉祥”等商号的女眷们,争先恐后地接回家去唱“堂会”,每每不等张廷翰卸妆就拖着走,有时这家拖住人不放,那家提起“脚箱”就跑,彼此拉拉扯扯,争争拽拽,还不断闹起纠纷。
第三天唱《双合镜》,台上打了上街“同奉祥”的彩,上街就急着接箱子到会馆里去演唱,下街的老板则还要唱几天,硬是留住不让走。正月间新春上岁,接班子唱戏为的是增加喜庆、赚来人气、招来财气。所以,这些商家谁也不愿示弱,互不相让。他们由争戏箱到抢艺人,由抢艺人发展到相互动手动拳,以致上街下街两方商号的伙计持棍械斗。石牌街人多,平时都熙熙攘攘,打起来就更乱成一团。这一下惊动了警方出面,动以枪兵,张贴《通令》,宣布张廷翰的戏班是“花鼓淫戏,扰乱民心”,当即勒令停班,并扬言要扣箱抓人!这一下相互争斗的商人们,才知事情闹得难以收场,转而又出奇地讲起义气。不但自动和解,还自发地保箱护人,将张廷翰连箱带人护送上竹排。排工们不敢停留,起忙背起纤绳,撑起排篙连夜拔回。
石牌的经历,使这些年轻艺人经受了风险。但是,使他们看到了自身的价值,看到了黄梅戏的人缘。由此他们蕴酿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开创一片新的艺术天地。
三
张廷翰的[良友班],人称“大路班”,从艺人员是双配制,少则20多人,多则数十人,实力雄厚、行当齐全。[良友班]以旦行最为出色,张廷翰文武全能,色艺俱佳,其弟子左四和也是班中台柱。张廷翰以岳西、潜山人为主兼聘几位怀宁人加盟的[良友班]成员,都有职业大班的经历,有高腔、弹腔的底子,是“戏篓子”,且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可谓人人出色,各怀绝技,或以唱功见长,或以做功出众,或以武戏著名,分别成为各个时期的代表艺人。长期巡演于岳西、潜山、桐城、怀宁、太湖、英山、罗田、霍山、六安、舒城等地而久负盛名,被誉为“潜岳第一名班”。
好马要好鞍,好班要好角,好角要好戏。[良友班]是黄梅戏班,主演的当然是“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折”传统黄梅戏。为了有更广阔的演出市场,为了更受观念欢迎。从1926年创班到1946年停班,张廷翰共编演过十多本大戏。这些剧本主要是根据民间唱本、传本、鼓词改编,从高腔、弹腔中移植,或是根据真人真事创编。剧本多数是场面大、武戏多,火爆热烈,非常好看。其中的《双丝带》等戏,出场人物仅武旦就有4个、文武小生、文武老生各2个,还有双方人马会阵,没几十号人是演不出来的,这种阵势除了徽班,在黄梅戏班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民间黄梅戏职业班社,能创编如此众多的新戏,在黄梅戏班中属于奇迹,绝无仅有。
四
旧时,中国的戏班不设编剧、导演、作曲等主创行当。那么,[良友班]是如何编演出那么多的“三十六本”之外的大戏?
张廷翰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编演方法。他读过诗书,通晓文墨,能自编台词和修饰剧本,也能搭建剧本框架;他慧眼识才,延请了几位文化较高、能编能演的“好老”;加上他不墨守成规,能充分发挥班中艺人有高腔、弹腔功底之长,聘请有文、武班师。他平时是个有心人,一旦要编演新戏,事先与艺友们尤其与王宏元、汪伯华这些班师,物色好脚本,再选取其中可入戏的情节,编成一个情节完整的“提纲”(故称“提纲戏”)。分配好角色,张廷翰亲自按“提纲”讲解剧情之后,演员要参与创作,剧中的对白和唱词,则由演员自己临场发挥相机行事,这对演员、司鼓是个严峻的考验,没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和灵敏的舞台反映是难以胜任的。这种演出记录下来的“通词”,经文人稍微加工,便成为剧本。
在所有改编的剧本中,成就最显著的是《双救举》。《双救举》是根据在皖江地区民间久已流传的七字句唱本《贤良传》改编的。《双救举》的剧情保存了原唱本的基本框架,人物设置也基本相同。其核心故事是小姐冯素珍为救李郎,女扮男装考中状元,招为驸马,被公主塔救,奏请万岁放出李郎,封为状元,赐了公主、素珍、春红三位夫人,大团圆结局。《双救举》首演时,张廷翰扮演了《双救举》戏中第一代“女驸马”冯素珍。
建国后,张廷翰的弟子潜山五庙老艺人左四和,于1957年将《双救举》等一批手抄本,献给安庆专区剧目组的专家王兆乾,王兆乾校录后报给省文化局,供研究、出版。1958年4月,王兆乾利用在岳西出差的空隙,在岳西文化馆二楼的一间宿舍里,在煤油灯下,用了7天的夜班时间,将随身携带的《双救举》改编为《女驸马》,由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排演并参加省戏曲会演,从而引起重视;1959年1月,省委书记曾希圣指示将《女驸马》交由省黄梅戏剧团修改加工演出,同年由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从此,《女驸马》越来越红,成为黄梅戏的颠峰作品。可以说,没有张廷翰便没有《双救举》,没有《双救举》便没有《女驸马》。《双救举》是在岳西诞生,“女驸马”自岳西走来。
五
张廷翰自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在一大批大本戏中塑造了花旦、武旦、正旦、老旦,小生、正生、老生乃至小丑等各种形象不同、性格迥异的角色而声名远播;在小戏《打花魁》、《西楼会》、《戏牡丹》、《送香茶》、《春香闹学》、《游春》等戏中塑造的诸多少女形象,风姿神韵至纯至妙,魅力四射,更使他家喻户晓。观众赞叹“张冯送唱的戏,管么角色都好”,“小旦戏有勾魂的魅力”,说他“唱疯了许多人”。实际上,在他经常巡演的地区有数不清的观众为之倾倒、痴迷,留下许多佳话。
民国十五年的早春二月,张廷翰的[良友班]才组建不久,在离家不远的袁家渡唱“青苗戏”,多日通宵达旦地唱,把当地的一个少妇“看疯了”。他在家时时关注着戏台上的动静,生怕误了看戏。中饭过后,突然响起了“闹台”,少妇听见锣响,慌忙抱起摇篮中熟睡的出世才三个月的襁褓小儿拔腿就跑。邻人见状大呼:“倒着,倒着!”少妇边跑边答:“纽(没有)到,纽到,就怕到迟着!”听到小儿啼哭,她才如梦初醒,方知将小儿抱倒着。
有一年的隆冬时节,张廷翰率班在腾云庙唱戏,戏台搭在田畈上,观众来了上千,任凭天寒地冻,没一个中途退场的。直到过了半夜,“找戏”《打花魁》唱完,观众才满意地散场。住在上街头的一个小伙子依依不舍地离开台口,魂不守舍地回到家中,妻子赶快端来洗脚水让他泡脚。小伙子心还在张廷翰的戏里,嘴里自言自语:“好,真好……”妻子催他泡脚,他将一双脚连鞋带袜泡进热水盆里,嘴里还在不住地说:“好,真好!张冯送的小旦真是好,好欠着筋!”妻子在旁哭笑不得,数落道:“你呀,你呀,你的魂都让唱小旦的勾走着,勾走着!”小伙子一本正经地争辩道:“没走,没走,明晚上还有,还有,还是张冯送的小旦!”
六
张廷翰身兼班主和主角几十年,艺兼文武,唱做均佳,一直享有“潜北红角”美誉。他不仅技艺高超,其艺德人品,在潜岳地区有口皆碑。
作为一个班主,张廷翰对待艺友亲如家人,班中的前辈不能谋生的,他予以照看,甚至留在家中供养。所以他邀班,艺人都乐于参加,有的20余年执鞭跟随,不愿分手。
由于张廷翰身兼两职,长期过度劳累,积劳成疾,于1949年6月病故,年仅53岁。乡邻与艺友无不扼腕痛惜。张廷翰,这位黄梅戏的一代名伶,却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逝去,与黄梅戏的春天擦肩而过,不免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然而,值得张廷翰在天之灵感到欣慰的是,张廷翰培育的艺术之花已经结果,编演的黄梅戏剧目,建国后由其弟子或外地的艺友献出。1958年1月,省文化局编入《安徽省黄梅戏剧目汇编》出版的有《双插柳》、《卖水记》、《双救举》、《刘子英打虎》(上、下两本)、《青天记》、《双丝带》等,有七本之多,达25万字,足足占全书十卷中整整的一卷!
张廷翰的艺术贡献和他的[良友班]艺事业绩,于1985年由岳西文化局派员搜集、考证并撰写成志文被选编入“国家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发行;他平生呕心沥血创编的《双救举》,被改编成《女驸马》后,已成为黄梅戏的标志性剧目,是黄梅戏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已融入中国民族戏曲文化的长河之中,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本文已录入岳西县政协《岳西名人》一书,有删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