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问世,黄梅戏享誉全国,黄梅戏专业剧团一时间也遍地开花。
1964年,安庆专区开始筹划建立安庆专区黄梅戏青年剧团,并从专区13个县(市)黄梅戏剧团精调青少年黄梅戏力量,并集中在安庆黄梅戏艺校培训,意再为黄梅戏的发展添一股后续力量。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安庆专区黄梅戏青年剧团最终未成立,精心培训的小演员们也各自回到原先的剧团了。
寄予厚望的文训班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随着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问世,黄梅戏享誉全国,黄梅戏专业剧团也一时间遍地开花,红红火火。1959年,枞阳黄梅戏剧团从当地招收了十三个小演员,方刚就是其一。
1964年,安庆专区开始筹划建立安庆专区黄梅戏青年剧团时,特意从专区13个县(市)剧团抽调出一批青少年黄梅戏骨干,已经开始上舞台唱大戏的方刚也被挑中了。当时这批小演员都被送到安庆市黄梅艺校集中培训。“我们这个文训班大约六十多人,最大的不到二十岁,最小的才十二岁,照片上的第一排一左一右的两个小学员,就是最小的,是从望江黄梅戏剧团抽调过来的。”
据方刚介绍,各届文训班结业时间长短不一,半年到两年都有。他们这一届是为预成立的安庆专区黄梅戏青年剧团培养骨干的,所以,不论是安庆专区还是艺校都是非常重视,重点培养,重资请了不少黄梅戏名家和相关领域的专家过来教学。方刚就这照片介绍了几位,第二排和最后一排大多数都是老师,二排左起:徐大櫆负责总务,张继光是音乐老师,张胜英,原青阳黄梅戏骨干,担任唱腔老师,当时的文化局方局长,张云峰(电影《天仙配》“傅员外”扮演者,电影《女驸马》“皇帝”扮演者,电影《牛郎织女》中“大哥”的扮演者),严凤英,黄侃(安庆地委专员),王少舫,时柏林,钱程远(文训班主任),沈老师(从上海京剧院特聘的身段老师),最右边的一位是阮银枝,代表作有《渔网会母》,也是唱腔老师,最后一排左起第一位,是邱生田,是长春电影演员剧团的演员和导演,也是特聘过来教导演专业的,第五位是当时的安庆黄梅艺校团委书记胡宪汉,第六位就是方刚自己。
严凤英、王少舫风雨无阻来教学
在方刚的印象中,严凤英和王少舫对他们这些黄梅戏后辈的学习教导非常认真。当时,二人已经是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演员了,可是只要没有演出,两人每周都会来安庆两次,只为教这些“新生代”唱腔和道白。
严、王二位老师不止一次地强调,唱腔道白要准确,三分唱七分白,一定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我们都是从13个县(市)剧团抽调出来的,方言味都比较重,这方言反映到黄梅戏上,最明显的就是尖团音不清,咬字不准确。”方刚告诉记者,当时两位老师教的非常认真,可谓逐字逐句。如“上山打柴”,“柴”字,正确的发音应该是chai(第二声),但我们总是读成cai(第二声),严老师反复地教导我们,这句唸白不能用方言发音。同样,王老师也详细地解释了“绿水青山带笑颜”中的“绿”字发音。原来,在当时,“绿”的发音并没有统一,有唱lǜ 的,有唱lù的,还有唱lou(第一声)(安庆方言发音)的,当王少舫一直用“lù”,他说,这个音唱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而随着电影《天仙配》风靡全国后,“绿”字的发音才算被约定成俗下来。
“严老师和王老师每次来都是乘飞机,N安2型飞机,这种飞机满员也只能坐12人,乘坐这种飞机特别辛苦”,方刚告诉记者,在1971年,他有一次从屯溪回安庆,也乘坐过一次,飞机噪音实在太大,下了飞机后,一路上,两个耳朵都在耳鸣,太痛苦了。真佩服两位老师风雨无阻地坚持!
壮志未酬的命运
“你看看,我们每位学员左胸口位置都佩戴者白色的校徽,上面写着‘安庆专区文艺训练班’”方刚回忆起来,依旧兴致勃勃,当时大概1965年4月18日,青蛙已经开始鸣叫起来。他是班长,为了拍这张照片,还特意骑着自行车去把摄像师的“家伙”给搬了过来,累得一身汗,于是把外套脱了,只穿了白汗衫。照片背景的大楼是水电学校的教学宿舍两用楼,对面就是安庆黄梅艺校的教学宿舍楼,两楼之间隔着一个篮球场,大家都是在篮球场上留下这张照片的。“当时,两个学校相连,都没有围墙。后来,这块土地成为安庆市食品厂,再后来就变成了现在的皖江公园了。”
那为什么后来在黄梅戏文艺界没有听过安庆专区黄梅青年剧团呢?随着记者的疑问,方刚黯下了眼神,原来,到1965年下半年,文革已经初现端倪,文艺界开始出现动荡,他们这批“种子演员”队伍提前半年结业,直到最后,剧团也未成立,小演员们都回到了原先的剧团。
但方刚强调,通过这一年半的二次培训,大家在文化、音乐、表演、导演、编曲、创作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回到各县(市)的剧团,很快都崭露头角,成为地方剧团的骨干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