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一直游走在戏剧大观园,虽然关注的是黄梅戏,却也欣赏了不少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河北梆子、粤剧、话剧、音乐剧及海外的演出等,每次现场看完节目,我都会将之与黄梅戏对比,如此可以洞察出黄梅戏的不足之处。黄梅戏当前最忌讳的一大要害是:很多年轻演员将黄梅戏最最传统的唱腔韵味给丢失了。我不知道这最初的起因是不是因为胡连翠导演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所致?只是猜测,请各位不要拍砖。
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胡连翠导演的一系列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对黄梅戏这一剧种的推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些电视剧抓住了黄梅戏的音乐主旋律(配乐已经是改良的),唱腔和念白全部用普通话,最忌讳的是黄梅戏的传统唱腔已经变淡化了,大家听到的黄梅戏已经歌化了。所以,这些年出现一种可怕的现象是,许多1980、1990年代后,甚至2000后的年轻人们,觉得黄梅戏就是他们所看到的电视剧里唱的那样。他们对严凤英、王少舫等人全然不知,更谈不上听听这些艺术大家们唱的黄梅戏了。说这些,并不是否认胡导的丰功伟绩,而是她创造了黄梅戏全新的“流派”。
2009年,我曾经和黄新德老师谈过这个话题,作为当今黄梅戏最具影响力的老艺术家,他也很担忧当前出现的情况。如果按京剧或越剧流派来说,黄梅戏出现当前的局势,是否可以定义为不同的“流派唱腔”?但很多当今的年轻黄梅戏演员唱的依然是严凤英、王少舫等人曾经所演绎的黄梅戏剧目,故事和内容没变,但却没人能超越严大师的唱腔。为此,我特意找来了陈小芳、吴琼、马兰、黄新德等人早期的录音,他们唱的黄梅戏还是能让我感受到是严大师们所创造的流派。也不能否认的一点是,现今许多演员的演唱方法更科学,从而使艺术生命力更长久,创新是对的,但我们坚决不能将黄梅戏传统唱腔的灵魂给丢了。
那次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看了大型京剧《赤壁》,且不说舞台的布景和演员的实力,单听各个角色所吟唱的不同流派的京剧,那才叫真正的京剧。再说后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欣赏的河北梆子《清风亭》,那天的演出虽然没有舞台布景简简单单,但整场的演出,让现场的观众鼓掌无数次,很多坐在最后排的老外站立着观看。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现场演出,不能自已流了不少泪水,王英会等人的表演真叫绝,他把老年人失子后失魂落魄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台下的我仿佛就在真实的故事情节里游走了一遭,由不得自己眼泪疯狂滴落,后来我居然怀疑是不是自己太久没流泪的原因。演出一结束,我给白燕升老师发信息谈了谈自己的观后感,我们都非常认同王英会如此优秀的演员,在当今的黄梅戏界是找不到的。
所以,当今年轻的黄梅戏演员们不要急着出名,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就扎实,综合素质加强,舞台表演完善,多看看其他艺术门类的演出,如果你真的下足了十年扎实功底,我就不信你不会红?
最后我想说的是,很多人对黄梅戏的认知和关注度不够,我承认黄梅戏专业的创作团队正在每况愈下,演员的综合实力逐渐式微,总是让真正热爱和关心黄梅戏的忠实观众戏迷失望,但黄梅戏的受欢迎程度一直未曾减弱。当前京剧、越剧、豫剧、昆曲等的实力正在超越黄梅戏,但这是一种假象,黄梅戏具备不为所见的潜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