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到历坝村演出,连演3天,16号到香口村演出,17号到河西村。刚刚接到电话,兰关村和琏溪村也请我们去演戏,但近期安排不过来。”10月13日,当记者来到安徽省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有限公司时,董事长吴怀西正在为演出安排发愁。
“今年的演出已经排到12月底了。”他拿出演出日程表给记者看,“现在请我们去唱戏的村庄、厂矿、企业很多,有的只得等春节后再安排了!”
13日下午5点多,记者随同演出人员乘车前往离县城20多公里的历坝村,沿途山路崎岖,经过半个多小时颠簸,到达了村庄,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待。
演员姚徐生告诉记者,今晚他们准备演出自行创作的大型古装黄梅戏《罗帕记》,这是村民自发集资点名要演的剧目。
夜幕降临,不料天空下起了小雨,但这并没有影响村民们看戏的兴致,200多名群众打着雨伞或穿着雨衣,陆续围坐在舞台车周围。演员们吃了点盒饭,便粉墨登场,此刻,村庄里鼓乐喧天,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
“几天前,政府出资请这个剧团来我们村 送戏下乡 ,我们觉得演得好,大家就凑钱把剧团请来连演3天,好好过过瘾!”村民舒喜红高兴地告诉记者。
“农村有广阔的文化市场。”吴怀西说,“如果不是坚持改革,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的局面。”
去年6月,有着35年历史的石台县黄梅戏剧团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彻底打破了“铁饭碗”。演员们不仅没有心理波动,反而工作热情更高。其实这个剧团很早就开始以企业的方式运作,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吴怀西说,上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的逐步普及,戏剧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加之吃“大锅饭”,剧团陷入低潮。这个团职工一个月工资只有150元左右,一年只能演几十场戏,演员们有的调走,有的改行。
为了寻求出路,1992年,剧团采取个人承包责任制,把骨干留下来,对冗员予以分流,从社会上聘用专业人才,采取按劳分配的新机制,组成一支能演出、能吃苦的队伍,到广东等地农村闯市场。
“当时在广东演出很艰苦,居无定所,有时就打地铺,服装道具都是演员背着走。黄梅戏舞台语言使用的是安庆方言,为了让广东人能欣赏黄梅戏,我们就用普通话说韵白。”演员万桂凤告诉记者。
变革后的黄梅戏很快受到广东群众的欢迎,在广东海丰、陆丰、汕尾等南国乡村,一度出现“村村演黄梅,家家请黄梅”的局面。一个濒临倒闭的剧团,重新焕发出生机。
在农村闯出新路的剧团,明确定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吴怀西说:“农村经济在发展,农民的文化需求在增长,县级剧团是离农民最近的文化队伍,我国有9亿农民在农村,只要1%的农民看,我们就有演不完的戏。”
为了拓展市场,剧团不断排演创作出现代新剧目,不少作品获得全国或省级比赛奖项,创作的大型古装剧《鱼龙洞的传说》、《罗帕记》等,深受群众喜爱。
“剧团改制后,我们组建了两支队伍,一支继续在外地巡回演出,另一支则在本县演出,丰富城乡文化生活,送戏下乡。”吴怀西说。
秉承着“上山下乡”的理念,近几年来,剧团每年演出达400多场,演员人均年收入达3万多元。而改制后一年多来,演出已达700多场。剧团也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民”先进单位。
毕业于安庆黄梅学校的尹康今年应聘到剧团当演员,他告诉记者:“在这里每天都有戏演,虽然苦点累点,但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也深受群众欢迎。”
“文化体制改革激发了文艺团体的活力,使艺术真正地走向了基层,贴近群众。”吴怀西深有感触地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