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安徽戏曲点滴记录

清光绪22年(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威廉二世为他举行盛大的国宴,授予他“大红鹰十字头等勋章”。德皇在宴会上,要求各国使节唱本国国歌。当时,大清国还没有制定国歌。李鸿章灵机一动,演唱了一曲家乡合肥流行的“倒七戏”代替国歌。由此可见庐剧在当时的流行程度。后人称之为“中国的第一支国歌”。

安徽是戏曲大省,戏曲剧种多样。黄梅戏、徽剧流传全国,影响整个华人世界:四大徽班进京,始有中国国粹京剧;黄梅戏,被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改革开放以后,安徽戏剧文化的土壤上,一大批地方戏曲剧种如雨后春笋般生长。黄梅戏、泗州戏、皖南花鼓戏、庐剧、凤阳花鼓戏等等,把安徽的戏剧天空装点得靓丽绚烂。在这灿烂的星空中,最为亮丽的本土戏曲应当算是徽剧、黄梅戏、庐剧、泗州戏和皖南花鼓戏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徽黄庐泗花”。

从此人间欢乐多

在中央文献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著作中,开篇有这样一句话:“自1978年迄今,沧海桑田30年……正应了一句黄梅戏唱词:夜静犹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

就黄梅戏本身而言,也迎来了自己的“欢乐节日”。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的3次高潮,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改革开放给安徽戏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明嘉靖年间,“青阳腔”出现,广为流传,风靡全国,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中的第一个高潮。清道光年间,汉调和徽调合流,在北京发展形成了京剧。徽调的蓬勃发展和影响之大,是安徽戏曲发展史中的第二个高潮。建国后,各种戏曲百花齐放,特别是黄梅戏,唱腔优美,演员阵容完整并有严凤英等一批优秀演员。这一拨与改革开放后的黄梅戏新旧“五朵金花”等相传承,共同跃上又一个巅峰,其磁带销售量在全国戏曲中名列第一,成为安徽戏曲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高潮。

1976年拨乱反正之后,黄梅戏、泗州戏、庐剧、皖南花鼓戏、徽剧等剧种不断推出新作。黄梅戏《天仙配》、京剧《丹枫岭》、泗州戏《淮上风雷》恢复演出,各戏曲演出团体先后恢复建制。特别是黄梅戏剧团逐步恢复生产,并吸纳年轻力量,推出了以马兰、黄新德为代表的一批黄梅戏中青年演员,在继承的基础上锐意革新,推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剧目,提升了黄梅戏在全国地方剧种中的座次。1979年,安徽省在向建国三十周年献演活动中,产生了《摔猪盆》(泗州戏)、《失刑斩》(黄梅戏)等新编优秀剧目。1982年,安徽进京为党的“十二大”献演了《妈妈》(庐剧)、《春嫂》(皖南花鼓戏)。后来,黄梅戏现代戏《这里也风流》、《风尘女画家》,古装戏《审婿招婿》、《龙女情》、《无事生非》、《布衣青天》,徽剧《百花赠剑》、梆子戏新编古代戏《袁凯装疯》等15个剧本,也陆续问世。

这些,已经成为我省的代表性文化形象和标志性文化品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各剧种表演团体趋向择优集中,在艺术上力求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批新的戏曲影响了全国无数人,像《雷雨》、《徽商胡雪岩》、《潘张玉良》、《女驸马》等等。省徽剧团历时两年,在1997年隆重推出《刘铭传》,一举囊括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文化部文华奖等七个国家级大奖。2007年问世的现代庐剧《野百合也会有春天》,参加省八艺节调演,获得一、二、三等奖共6个奖项。

老树盛开了新花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安徽戏曲史上,时白林(曾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业务团长、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等职。)值得大书特书。1955年,他和严凤英、王少舫等人合作的《天仙配》拍成电影,先后参加了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英国等国的电影节展映。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电影《牛郎织女》、《生死擂》、《女驸马》,舞台黄梅戏《江姐》、《刘三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近百部;主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上、下)等10余部剧本。这些,都是安徽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2007年,中国戏曲音乐家学会授予时白林“戏曲音乐终身成就奖”,他是中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戏曲作曲家。

2008年11月2日,金芝在合肥去世。他在安徽地方戏剧创作、研究领域成果丰硕,曾荣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剧目奖”,“华表奖”、“金鸡奖”、“飞天奖”等20多个国家级、省级奖项。他根据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并创作的剧目《讨学钱》、《打芦花》、《罗帕记》、《刘铭传》、《徽商胡雪岩》,以及黄梅戏电影《生死擂》、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啼笑因缘》等作品至今受到观众喜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他将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改编成大型黄梅戏舞台剧,将巴金的《秋》改编成黄梅戏电视剧《秋》,等等,均取得成功。

王冠亚先生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的丈夫。改革开放后,他写下40多万字的传记《严凤英》,后改拍成15集电视连续剧,马兰饰演严凤英,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此后的20多年间,王冠亚一直默默地创作黄梅戏剧本,韩再芬主演的《小辞店》、杨俊主演的《孟姜女》、马兰主演的《西厢记》都是他的经典之作。

“文革”结束后,陆洪非改编的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重新公演,享誉海内外。这两部作品是中国黄梅戏从小戏上升为大戏、黄梅戏剧种从不知名的小剧种上升为全国知名的五大地方戏剧种之一的历史进程中的奠基石式的作品。1985年,他出版《黄梅戏源流》一书,是叙述中国黄梅戏发展史的第一部具有史料与学术双重价值的基础性理论著作,对中国黄梅戏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人辈出放光芒

严凤英、王少舫以后,还有众多的名字值得我们记住:马兰、黄新德、韩再芬、吴琼、吴亚玲、蒋建国等为代表的表演艺术家群体和以陆洪非、金芝、时白林、丁俊美、林青、胡莲翠、侯露等为代表的名编剧、名作曲、名导演。年轻的黄梅戏人才不断涌现,陈小芳、李文、黄宗毅、周源源、周莉等一大批新人成了舞台中坚力量。

1981年,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5个从安徽省艺校黄梅班里走出来的女孩子,随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齐齐赴香港演出《女驸马》、《天仙配》等剧目,风靡全港,“五朵金花”的美名不胫而走,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戏剧舞台上大放光芒,曾经打造了黄梅戏的二度辉煌。

一代新人换旧人。2006年,黄梅戏新“五朵金花”评选揭开盖头。省黄梅戏剧院的何云、程小君,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的王琴,安庆黄梅剧院一团的吴美莲,马鞍山市黄梅戏剧团的仝婷成为新“五朵金花”。

新人辈出,正将“中国的乡村音乐”黄梅戏推向更广阔的领域。

更多精彩值得期待

近年来,各剧种日益焕发出青春活力。其间的代表作有《徽州女人》、《和氏璧》、《风雨丽人行》、《秋千架》、《李清照》等等。安徽剧作家辛勤耕耘,不断迎来剧目创作的丰收,不断出现有艺术创新意识的好作品。目前,从安徽剧目的生产、作品的输出、人才的培养、理论研究以及围绕戏剧发展所制定的配套政策等方面看,已经形成了第三次繁荣,成为新世纪安徽戏剧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全国共有360多种地方戏,安徽就占了20多种。主要有徽剧、庐剧、黄梅戏、皖南花鼓戏、泗州戏等五大剧种,还有门歌、淮剧、推剧、坠子戏、文南词、青阳腔、嗨子戏、含弓戏、洪山戏、安徽琴书、淮北花鼓戏、凤阳花鼓戏、安徽端公戏、安徽目连戏、芜湖梨簧戏、沙河调、二夹弦、安徽大鼓、安徽傩戏、淮北梆子、亳州梆剧等众多的地方戏。在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安徽省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公布,我省六类1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榜。其中,令人备感骄傲和自豪的是,推荐的八大地方戏曲全部入选。

“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世纪文化发展战略。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使地方戏曲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具有时代的气息,各种戏剧亮点频出、看点众多。2003年,《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要整合和激活我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力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其中,要着力打造以黄梅戏为代表的安徽戏曲文化产业,把黄梅戏作为戏曲产业化的突破口,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改革力度,使之成为国内外有地位、有影响、有规模、有效益的重点剧种。庐剧、泗州戏、杂技、花鼓灯、傩戏等传统戏曲要巩固优势,创新剧目,改革体制,推行签约制、演出经纪人制、保留剧目制、剧目制作人制等,加速产业化进程。鼓励有实力的戏剧表演团体“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创造更大的效益。(宫礼)

(摘自 《新安晚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