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到底演不演?不演,就不能算是演艺工作者;演,又没有人来看。这就是黄梅戏在当下的尴尬境地。”已到花甲之年的胡亏生副教授对黄梅戏的生存现状无限担忧,而这个出生于黄梅戏之乡的戏迷,他的一生几乎全部投入到了黄梅戏的研究之中。他的梦想,就是希望能把黄梅戏打造为文化产业,从而达到健康发展、传承有人的目的。
黄梅戏是我最大的乐趣
胡教授曾任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表过多篇关于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研究论文。不过,他还是因对黄梅戏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研究而在业内闻名。
胡教授出生于黄梅戏之乡———安庆市桐城县,很小就开始接触黄梅戏,随着年龄增长,他对黄梅戏的认识也由浅入深。平时听听名段,没事哼上两句,搜集有关黄梅戏的各种材料,不惜重金买下黄梅戏全套VCD,说胡亏生是铁杆戏迷绝不为过。
但胡亏生并不仅仅局限于做一名普通的票友,他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黄梅戏的研究当中。从原来的舞台到现在的电视,从60年代的严凤英、王少舫到80年代的“五朵金花”,几十年来黄梅戏走过的风雨历程,胡亏生如数家珍。
黄梅戏现状让人担忧
在最新一期的《黄梅戏艺术》中,头篇就是胡教授的论文《黄梅戏与皖江区域性文化研究》。文中认为,黄梅戏发展历史悠久,但是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比如黄梅戏名家大多并非科班出生,而是从小跟着师傅勤学苦练,再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最终才成为一代名师。
与此同时,胡教授还认为,“黄梅戏不是芭蕾舞。”它本身是一种民俗文化,应该通俗化、民众化,但城市的演员放不下架子,老是追求阳春白雪,导致黄梅戏由原本的平民艺术演变成现在的贵族艺术,进而形成演员演不起、编剧编不起、观众看不起的恶性循环。胡教授为此深感担忧。
黄梅戏应走产业化之路
日前,胡教授写作的《黄梅戏风貌》出版,这部35万字的专业论著,系统全方位地介绍诠释了黄梅戏的全貌。不过,胡教授也坦言,仅靠研究者的努力是无法改变黄梅戏的发展现状的,黄梅戏的发展必须走社会化、产业化之路。据介绍,今年安师大社会学院为此特新增设了一门学科,即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胡教授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黄梅戏这朵艺苑奇葩能够迎风怒放、历久弥香。(朱新根)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