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弹指一挥间,回望黄梅戏的发展,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黄梅戏无时无刻不是沐浴在新中国的春风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地方戏曲给予足够的重视,为加强艺术力量,陆续选派一些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方面的专门人才参加了黄梅戏的改革工作。新老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黄梅戏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我1978年进入剧团,正是改革开放拉开大幕的时候,见证了这个大时代下,各类艺术百花齐放的胜景,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艺术发展的式微。很多人问我,你觉得黄梅戏的发展,路在何方?

在我眼里,黄梅戏有着无穷的生命力,生命孕育在众多热爱黄梅戏艺术的观众群体中;生命孕育在每一位献身黄梅戏的艺术工作者中;生命孕育在黄梅戏自身的比较优势中。

随着艺术多样化,观众可选择欣赏的艺术种类越来越多,能不能吸引住观众日益发展、变化的眼光?这对于我们每一位黄梅戏艺术工作者而言,都是一个考验。

艺术工作者唯有用时代的眼光看待黄梅戏,才能看到未来。这几年,黄梅戏人才流失严重,创作者也不愿意去苦心创造一个好本子,也看不到“钱途”。但是事实上,用心去打造的好舞台,绝对不会缺乏观众。

当然,坚持创新绝不是说摒弃传统,黄梅戏能够流传得这样广泛,唱腔旋律好听是主要原因。因此,唱腔看来是最能显示戏曲本质特征的部位,也是创新的过程中最讲究继承的部位,应当谨慎对待。坚持艺术创新,并在创新中把握好“度”,才能更好地向前走。

社会也在用时代的眼光来看待黄梅戏。大家能够明显感觉到,每次大型演出,唱来唱去的总是《女驸马》、《天仙配》等段子,编导害怕观众不接受,不愿意去冒险尝试引进新戏。观众久而久之也就思维固定,觉得黄梅戏无非这么几个经典的段子,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试想,长久生存在这样一个审美框框内,黄梅戏以后还能否赢得观众?

事实上,一直以来,黄梅戏艺术工作者都在尝试突破。例如:《徽州女人》把形体语言作为重要舞台手段,实验一种风格化的表现方式,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公司》讲述的是当代白领的故事,是一部完完全全的现代戏。这些都打破了古装的固定模式。

上世纪50年代,《天仙配》和《女驸马》中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唱段,都是在当时的传统唱腔基础上,经过增加曲调种类和重新组合,甚至引入了西洋乐器的配器手法形成的。今天,我们的时代发展脚步越来越快,更不该用老调调来看传统艺术。

从事黄梅戏工作30多年,我从未改变过对它的热爱。黄梅戏和安徽走出来的京剧不一样,京剧经过200多年的修炼,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黄梅戏则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像小孩一样,需要每一位黄梅戏艺术工作者用自己的“营养”丰富它。

而我相信,在国家的不断推动下,在一代一代黄梅戏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下,这个“小孩”会越来越强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