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泽东在武汉洪山礼堂观看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演出的黄梅戏《过界岭》后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乡土气味很深,很感人,我也成了黄梅佬。”
“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有戏。”黄梅戏已经融入了黄梅人的日常生活。无论婚丧嫁娶,主人都会请当地戏班子唱戏助兴。
图为黄梅戏班在乡间为群众演出。
主持:王 谨 陈健雄
嘉宾:周濯街 桂靖雷 桂也丹 翟乔松 董成钢
吴红军 魏孟良 周洪年 黄东风
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的“黄梅戏”一栏中,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均榜上有名。一个剧种为什么会涉及到两个地方呢?为此日前笔者特地以面谈或笔谈的方式,请湖北省黄梅戏的专家和艺术家们各自发表了见解——
主持人: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黄梅戏的申报地有两个:湖北省黄梅县和安徽省安庆市,这两个地方与黄梅戏的渊源是怎么回事呢?
周濯街(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国家一级作家):黄梅戏发源于黄梅,发展于安徽,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将黄梅传统剧目《董永卖身》改编成《天仙配》搬上银幕后,黄梅戏享誉海内外,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1920年的安徽《宿松县志》上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中国戏曲曲艺词典》黄梅戏条目为:“黄梅戏,戏曲剧种。旧称‘黄梅调’。流行于安徽及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1959年,由安徽省文化局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安徽戏曲选集》序中写道:“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采茶歌,清道光以后流入安庆地区。”中国戏曲史家、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中也说:“黄梅戏,源自湖北黄梅县采茶戏。”
桂靖雷(黄梅县政协常委、黄梅戏艺术研究学者):家父桂遇秋,毕生从事黄梅戏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从他的研究成果和新中国之初黄梅县老艺人传承的口碑资料看,黄梅戏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是在黄梅县流行的民歌小调、采茶山歌的基础上,与黄梅流行的说唱文学、民间歌舞等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民间地方戏曲。若从明万历年间算起,黄梅戏有400余年的历史了。
桂也丹(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传媒记者):史书记载,黄梅歌风很盛,尤以采茶歌为最,黄梅北部山区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上山采茶,他们用山歌小调或叙事民歌的形式,或独唱抒情,或彼此唱和,于是就产生了黄梅采茶调。清道光年间的学者别霁林在《问花水榭诗集》中描述了黄梅采茶歌的兴盛:“多云山上稻荪多,太白湖中渔出波。相约今年酬社主,村村齐唱采茶歌。”别霁林自注:“邑喜采本县近事,附会其词,演唱采茶歌。”这说明当时黄梅人根据近事编剧并唱戏酬神已成习俗。
桂靖雷:的确。黄梅戏传统剧目的积累相当丰富,素有“大本三十六,小出七十二”之称,其中《告经承》、《告坝费》、《大辞店》、《糍粑案》、《杨二女起解》等本戏、串戏,都是根据黄梅及邻县的张朝宗、瞿学富等真人真事编写的,有圣旨、奏折可查,有家谱、碑志可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