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说:“昔日有严凤英,今日有马兰。”我介绍马兰,是为了满足观众心理上的需要,也同时给追求艺术的青年人,—些启迪。

1989年4月19日,我采访了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影视明星马兰小姐。

马兰小姐住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一幢宿舍楼房里。当我叩开她的门扉、简单道明自己的来意后,她客气地把我让进了客厅。她一边同我随便地聊着,一边为我冲了茶。我面前的马兰婷婷玉立、眉清目秀,如出水芙蓉;她风姿秀逸、雍容大度、谈笑自若、严肃认真,毫无傲慢自负之态。我们彼此间很快就消除了陌生感。

我打算采访她,还是从看电视连续剧《严凤英》开始的。十五集的电视剧,并不算短。一向吝惜时间的我,却从不误时地欣赏着,边看边思考,不时地赞叹着,我被马兰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所陶醉。我的老母亲边看边抹着眼泪,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啧啧”的感叹声。当第二次播放时,母亲又看了一遍。同事们、文朋诗友之间,《严凤英》也成了热门话题。马兰主演的《严凤英》是从第七集开始的,那时严凤英才17岁,到她含冤死去,时间跨度如此之大,马兰却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功。严凤英艺术生涯的坎坷与成功,性格的明朗与坚强,命运的多舛与幸运,爱情的风雪与曙光,生活的困惑与通达,身世的复杂与悲欢离台,内心世界的平衡与冲突……马兰通过电视荧屏,为观众很深刻地表演出来了。由此可见,她艺术功底之深厚、表演技巧之娴熟,是名不虚传的。严凤英是群众熟悉和热爱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五十年代,她曾在黄梅戏影片《天仙配》中扮演七仙女,其名在全国几乎家喻户晓。马兰小姐通过荧屏,艺术地重现了她的形象,一展她的风姿,为观众留下了更为鲜明的艺术形象。无疑,这种形象是永存的,而这种艺术形象的永存,正是马兰的艺术再创造。还是荧屏前的观众总结得最生动一“昔日有严风英,今日有马兰”。马兰唱的黄梅戏盒式录音带,一时成了当地戏迷们的抢手货。马兰那优美动人的唱腔,将与时间同步。

如果说安庆市是黄梅戏的发展地,那么合肥市是当今黄梅戏的中心。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现改为黄梅剧院)的大本营就在合肥。这个剧团是于1953年开始筹建,次年3月正式成立的。当时由严凤英等老一代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文工队队员三部分文艺工作者组成。从三十多年的发展看,黄梅戏对青年演员的培养要比其它地方戏曲较早一步。

1980年,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班为省黄梅剧团输送了10位毕业生,马兰就是其中的一位。当时省黄梅剧团刚好接到赴香港演出的任务,上级和剧团领导在考虑,是去老一代还是青年一代?经过认真研究,最后决定去新人。马兰、吴琼主演《女驸马》,吴亚玲演剧中公主,杨俊演春红;陈小芳、袁玫主演《七仙女》,他们都是同班同学。在香港的演出获得了很高的评价,为祖国和黄梅戏赢得了荣誉。回来后这些演员都挑重担了。1983年马兰主演了《龙女》,同年10月上海电影制片厂开始拍片,次年初完成。紧接着又拍摄《风尘女画家》,马兰主演刘海粟的女学生张玉良,该剧在1985年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荣获一等奖。1986年剧团排演了《无事生非》,参加了中国首届莎士比亚艺术节,在上海演出后又到北京演出,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了文化部的嘉奖,马兰荣获了由中国剧协主办的第四届梅花奖。从此,马兰在全国的影响大了,她塑造的艺术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马兰成为影视迷们公认的明星演员。

1987年江苏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由马兰主演的15集电视连续剧《严凤英》,在电视台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共荣获三个大奖:第八届金鹰奖,马兰获最佳女主角奖;第六届飞天奖,马兰获最佳女主角奖;在全国十佳电视剧演员评选中,马兰是十佳之一,这个大奖完全由群众投票产生,马兰在十佳中名列第二位。马兰在艺术上作出了贡献,党和人民信任她,她光荣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采访的时候,象个侦探一样从被采访者身上猎奇,最令人讨嫌。我同马兰却象熟人一样聊天。她的谈吐,使我加深了对黄梅戏艺术和她成长过程的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客厅里气氛显得越来越随和。

下面是我请她回答的一些问题:
问:你主演的《严凤英》获得了成功,观众看的时候都动了感情。你演严凤英从她17岁开始直到含冤死去,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你是怎样把握住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 ?

答:搞艺术的首先要心城,要用心去做,并且要自信。我15岁时演过百岁老人佘太君,演张玉良时间跨度长达50年,积累了艺术经验,打下了艺术基础。我相信搞艺术的需要有天才。我不熟悉严凤英,需要很透彻地了解她,这样才有可塑性,艺术地再现她才会有魅力。我也喜欢话剧,特别喜欢悲剧。只要剧本能扣住观众心弦,对大悲大喜的戏剧我都喜欢。

问:做为艺术家你巳闻名遐尔,现在你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将来在从艺和从政方面,你有何选择?
答:我是搞艺术出身的,喜欢艺术,我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追求艺术上。至于将来,现在很难说。
问:你前不久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劈棺惊梦》我还没看过。观众反映如何? 你的感受是什么?
答:《劈棺惊梦》被评为全国戏曲电视连续剧一等奖。观众反映不一。我喜欢这个剧本,尤其文学剧本。由于受到财力以及其它原因的影响,我对公开播放后的效果还不太满意。

问:流行歌曲对黄梅戏有冲击吗?你对《红高梁》插曲的广泛流行(如大街小巷有人喊着唱,幼儿园的儿童也会喊几句)以及囚歌之类的流行是什么看法?
答:不能说流行歌曲冲击了黄梅戏。目前县级黄梅戏剧团在发展上受到限制,那是由于来自经济方面的、体制方面的种种原因,这个问题很复杂。
我本人是喜欢流行歌曲的,特别喜欢邓丽君的歌。《红高梁》我没看,它的插曲,作为电影综合艺术本来也没什么,只是舞台上,有些唱流行歌曲的给扭曲了它的形象。你谈到这个插曲以及囚歌之类的流行歌曲,我不喜欢。
问:你认为黄梅戏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优秀戏曲的生命力是很强的。黄梅戏也是这样。
问:你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已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知名度越来越高,你现在有什么欢乐与苦恼?

答:说不清。很忙,很累,但我无怨言。如果现在把我放在家里一个礼拜,我反而有虚度之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才能达到个人追求的目标。我总希望今后结自己留下点什么。
采访回来以后,马兰小姐的音容笑貌依然如在眼前。我写了一首《给马兰》的诗:

蹁跹妩媚,从壁画中走出。

走出女驸马艺魂的造型;

走出孟姜女的哀怨、嫦娥的冷寂。

喜,喜得剧院倾倒;

悲,悲得日月失色!

艺术的火焰,艺术着;

青春的生命,青春着。

一寸寸光阴凝聚,

为美的至上燃烧、赤灼!

书名: 《纪实文学 星城》
作者: 颜石著 1990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