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先生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家》8月将搬上沪剧舞台。这是上海沪剧院继《雷雨》《日出》后第三次改编曹禺先生的剧本。曹禺夫人李玉茹高兴地谈起了曹禺和沪剧艺术的渊源。

《雷雨》与丁是娥

李玉茹告诉记者,完成于1934年的《雷雨》,是曹禺最早的作品。那时他还是北平清华大学的一个23岁的学生,但早在15岁他就参加了南开新剧团,受到了戏剧的滋养,18岁就为“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又原始的情绪”所吸引,并开始酝酿《雷雨》。5年间,他读完了全英文版的《易卜生全集》,读过的世界名剧不下250部。当时,是巴金从靳以手里接过《雷雨》的手稿,并被这幕人生的大悲剧深深地震动,立即决定在《文学季刊》上破例用一期全文刊载。这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意,《雷雨》被成功地搬上了舞台。对曹禺的“大才华”,巴金表示由衷佩服,对青年曹禺的首战告捷,巴金更是十分喜悦。
沪剧选择改编曹禺的第一部剧作《雷雨》,是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沪剧艺术搞大会串,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认为《雷雨》适合沪剧的表演特长,于是决心排演《雷雨》。参加演出的除丁是娥外,还有石筱英、杨飞飞、王盘声、解洪元、邵滨孙、袁滨忠等,一时名伶云集,满台生辉。沪剧《雷雨》将剧种擅演西装旗袍戏的特色和传统发挥到了淋漓尽致,沪剧也因此被推向了一个阶段性的高峰。丁是娥的“活繁漪”更是名扬剧坛。从此,《雷雨》成为沪剧长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沪剧也与曹禺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出》与马莉莉

细数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李玉茹认为,就算年轻的沪剧与曹禺最是有缘,从实际改编效果来看,也最为成功。1983年,丁是娥曾陪同她和曹禺,在中国大戏院观看由当年话剧《日出》的导演之一凌王官如执导的、沪剧院第二代演员排演的《日出》。有意思的是,该戏也是曹禺的第二部戏,1936年同样连载在《文学季刊》。
虽然时间过去了整整20年,但老艺术家至今还记得年轻的马莉莉所演的陈白露,以及戏末那段揭示角色内心、感人肺腑的唱段。沪剧用自己独特的表演手段来抒发人物情感,给曹禺夫妻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她至今认为,这是戏曲《日出》中最好的部分,原作该达到的戏剧效果都达到了。她称赞时任沪剧院院长的丁是娥大胆启用热情如火的中青年演员来担纲演出是慧眼独具,并夸奖马莉莉的演技与凤子、白杨、严丽秋等比并不逊色。而马莉莉也称《日出》的排演使自己终身受益。

《家》与沪剧年轻一代

谈起青年院长茅善玉这次选择曹禺剧作《家》进上海大剧院,李玉茹颇多感慨。百岁巴金老人,他的小说《家》也已古稀高龄了。据巴金回忆,1940年,巴金从上海到昆明,在江安曹禺寓所待了6天。两人隔着一张写字台对面坐着聊天交心。一次谈起正在上海上演的《家》(由吴天改编、上海剧艺社演出),曹禺表示也想改编。巴金就鼓励他写一部属于自己的《家》。就在泊于重庆附近的一条江轮上,整整一个夏天,曹禺通过改编《家》写出了自己所有的爱和痛苦。
李玉茹告诉记者,曹禺逝世后,巴金来电说道:“请不要悲痛,家宝并没有去,他永远活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事实也是这样,就拿《家》来说,50年代,丁是娥、解洪元和筱爱琴就分别饰演过瑞珏、觉新和鸣凤;杨飞飞、赵春芳的沪剧《家》也很受欢迎。今天,茅善玉、孙徐春等这些风华正茂的中青年演员,又将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新版沪剧《家》,这说明了巴金、曹禺的作品在跨入新世纪后还将继续散发出艺术青春。
李玉茹期待早日在上海大剧院看到这台撼人心灵的演出。(记者 端木复)

(摘自 《解放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