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沪剧,被誉为“上海的声音”,从清乾隆年间流传至今。在社会审美急剧变化、文化娱乐方式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这一门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戏剧艺术,未来之路怎么走?这条路又能走多远?

7月28日,在上海市文联举行的“‘上海的声音’在当代的传播弘扬”主题论坛上,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不只是对沪剧节的盛况“点赞”,更为沪剧的传承发展带来诸多“冷思考”。作为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闭幕后的总结活动,这一论坛集中各方智慧,助力沪剧这个“上海文化最大的IP”走得更高更远。

创新

是沪剧的内在精神

沪剧是近代上海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缩影。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沪剧就从田间山歌,登上了市中心大舞台。从“花鼓戏”“本滩”“申曲”一直到“沪剧”,短短几十年间,沪剧的名称几经变化,令人目不暇接。与会专家认为,沪剧名称的不断沿革,正体现这一艺术样式的创新精神。

《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徐锦江认为,“花鼓戏”一名有着接地气的一面,体现出沪剧最初是上海东乡、西乡的乡野俚曲;“本滩”则承载着沪剧“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本土曲艺就此走进了大上海;而“申曲”体现了沪剧前辈对于“求新求雅”的诉求,希望以此与“昆曲”比肩;当沪剧最终定名,则标志着其内涵、形式的成熟。“此时的沪剧,从曾经单纯注重唱,转而注重起戏剧结构、故事。”徐锦江认为,沪剧题材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西装旗袍戏,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歌颂英雄的红色经典,甚至常常取材于当时的新闻报道,正表明沪剧无需背负历史包袱,有着更大的自由度。“沪剧比京剧约束少,因此可以更加大胆地创新。”他说。

与京剧等古老剧种相比,沪剧更年轻、形式更自由,这是否说明沪剧底蕴不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坦言,部分文艺评论家对沪剧颇有微词:“他们认为沪剧就是‘话剧加唱’,艺术水平‘不行’。”对此,毛时安并不赞同,他认为:“话剧加唱”才是最适合表现当代题材的形式,在这一层面上,沪剧已经走在全国传统戏曲的前列。

中国的其他传统剧种,也从沪剧与它的诞生地上海,汲取了诸多精神养分。“京剧样板戏《沙家浜》和《红灯记》,就是从沪剧中移植的。”“申曲皇后”王雅琴的女儿王育的发言,得到了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的赞同。单跃进补充说:京剧大师周信芳长期在上海演出,他把江淮音和上海音融到京剧中,融得非常自然。他认为,无论是沪剧还是海派京剧,都伴随着上海的发展而演变,并反过来影响了上海主流人群的生活方式,“因此,‘上海的声音’的概念应当更加宽广,不应只指沪剧,它代表的是兼容并蓄的上海文化。”

明年沪剧节

为沪剧IP注入市场元素

在这个传统戏曲普遍式微的时代,沪剧如何保持并增强自身的生命力?在提升剧作与营销方式、培育演员与观众等方面,专家们提出了诸多可能的解决之道。

“作为一种曲艺形式,没有人要看,就是最大的危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剧协顾问荣广润重申了沪剧保持生命力,在内容上就必须紧贴生活,同时又抛出疑问:“西装旗袍戏反映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现实生活,那么当下的现实生活呢?”荣广润认为,如今国有、民营沪剧院团都原创了许多现实题材沪剧,但在内容上却存在着“新闻事件简单罗列”“好人好事简单组合”的问题,亟需打磨。

毛时安则认为,沪剧在发掘上海本土题材方面,仍有很大空间:“例如外来人才怎么融入上海,他们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谈恋爱,都是非常具有时代性,但我们关注度仍然不高的好题材。”

“我坚信沪剧一定是‘上海文化最大的IP’。”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局副局长孙毓透露,沪剧节明年将开展更多商业化推广,将沪剧这个大IP注入更多市场元素:“我们将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做好传承、努力创新,让沪剧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做好沪剧这个IP,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名誉会长蔡正鹤强调了营销的重要性。“不少戏曲院团抱怨:‘我们的艺术质量不错,为什么老是叫好不叫座’。”他介绍,有些美国百老汇的音乐剧,可以连续演8至10年票房依然不俗,重要保障就在于背后有一个出色的营销团队,制定出周密的营销计划。“营销是一门科学,特别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光靠经验搞营销是持久不了的。”他表示,沪剧院团必须要培养或引进优秀的营销人才,才能抢占更大的演出市场份额,将更多更好的优秀沪剧奉献给上海市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