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来沪工作和落户的人员与国际友人日益增加,普通话已被上海各阶层居民广泛使用。相较普通话的得力推广,有许多上海市民认为,近些年来,使用沪语的人口比例正在逐渐缩小,使用的场合也在明显减少。对此,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盟上海市委提出建议优化沪语传承环境,“上海话作为祖国方言宝库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无疑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
沪语说唱后继乏人 “上海话”发展现状尴尬引热议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上海的年轻一代中,说不好或甚至“不会说”上海话的中的青少年人群数量庞大。在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民盟上海市委的提案中委员们表示,目前,以沪语为基本要素的地方戏曲和民间说唱呈现出后继乏人、受众日减的趋势,而上海的地方的民俗文化特色亦日趋黯淡,以至沪剧院在沪剧的诞生地已经招收不到能讲沪语并愿意从艺的青少年入行。
委员们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沪语作为文化的载体、交流的工具,将在区域文化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发挥其特有的功能。“上海话”应该、也能够得到传承,从而获得与普通话和外国语共存的新的活力。”在提案中委员们表示,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与语言文化的主体性是不矛盾的,方言的存在和发展同样是必要和必然的。
优化传承环境迫在眉睫 委员:建议在公共场所兼用沪语播报
“语言教学的黄金时段是人的少年儿童期。建议鼓励学校与社区结合,开展沪语角活动,鼓励孩子说上海话。”“制作发行内容贴近生活、形式活泼的沪语教学音像制品。如可以通过为一些古诗谱曲并用上海话演唱的方式,既便于孩子记忆诗句,又让他们学到了上海话……”关于如何做好沪语推广的支持工作,市政协教科文卫体(文化)委员会和民盟上海市委联手,两次举行有专家、著名演员、资深教育工作者和记者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就沪语传承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形成共识。他们认为,制作播出各类“沪语版”电视电台节目将为工作带来有效推动,有代表建议,上海可试实行在公交车、地铁等大众交通工具和机场、车站、码头,兼用沪语播报公共信息,让包括新上海人在内的所有市民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沪语气氛,从而营造出“用上海话交谈”的氛围。
“推进沪语传承,不需要通过行政指令。”委员们表示,建议相关领导部门可在民间自发的沪语传承活动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通过示范和适当资助,鼓励、扶助沪语的健康发展,从而为沪语的传承注入新的营养,以优化沪语生存、发展的环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