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网消息:据《文汇报》见习记者祝越报道,这几天,传统的沪剧再一次回到“娘家”,奉贤区四团镇社事中心后院的水泥场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两边高挂着红灯笼,两侧大大的中国结透出了浓浓的年味。上海沪剧团带来的《瑞珏·洞房》、《打花苞》、《阿必大回娘家》等几出传统折子戏,让当地的200多个沪剧迷过了把瘾。演出尾声,沪剧名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一曲《金丝鸟》唱罢,许多观众都依依不舍不愿离场,从人群里那些痴迷的脸庞上洋溢的欢乐,可以看到沪剧的未来与希望。

沪上郊区的春节始终有沪剧陪伴,今年,举办了12届的“沪剧回娘家”活动“升级”为上海沪剧艺术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剧这个有着200年历史的上海本土戏曲首次举办全市规模的艺术节。早在清乾隆年间,初名花鼓戏的沪剧已有流行。从清代道光年间的“本滩”、申曲到定名沪剧,从茶楼书场、游乐场直到大型剧场综合艺术,沪剧以其独特的文化载体方式,记录着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形成、发展和繁荣。

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剧种,即使从没听过沪剧的年轻人也能依稀找到熟悉的旋律。发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沪剧唱腔中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轻微微的寒风吹进房,孤单单独座在花烛旁。娘啊,娘啊娘,你为何把我送到这地方。”沪剧演员吉燕萍带来的《瑞珏·洞房》表现了待嫁姑娘在红盖头下的忐忑心情。吉燕萍说:“每次回‘娘家’都怠慢不得,台下坐的都是沪剧‘专家’,零距离的交流更自然也更有压力。”吉燕萍从1991年开始就参与沪剧回“娘家”的活动,每年六成时间都在郊区,对她来说,到郊区表演是不可多得的传播和传承这一非遗文化的机会。沪剧演出少不了自己的乐队。演出现场,上海沪剧演奏团副团长奚国强左手持板,右手拿着“鼓千子”,配合着台上演员的唱腔放慢或加快音乐的速度,二胡、扬琴、琵琶、新笛、唢呐、锣等统一变化着节奏、节拍、调式与伴奏过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板式。

说起沪剧,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把它视作一种具有乡土气息的本土艺术,但事实上,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就是一种紧随时代潮流的戏曲剧种,好莱坞热门电影、外国名著、当时有轰动效应的真人真事都曾被改编成沪剧。《魂断蓝桥》《蝴蝶夫人》《茶花女》等都从同名外国作品改编而来,不少成为了沪剧舞台上的常演剧目。《铁汉娇娃》改编自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贵族夫人》改编自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其他如王尔德、莫里哀、雨果等人的作品也纷纷被搬上沪剧舞台。

为了配合沪剧节,日前,一场“快闪”活动在衡山路上演,一群沪剧院“90”后青年团演员,用洋气的现代曲风改编了沪剧紫竹调《燕燕做媒》,伴随欢悦的鼓点和时尚的Hip-Hop,一声声吴侬软语吸引了无数的路人。在传承和发扬沪剧上,上海沪剧院也在尝试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茅善玉说:“沪剧就像黄浦江的水,永远在流淌。我们没有太多的传统和程式,没有太多压箱底的老本子。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每个戏从题材到创作到唱腔,都在求新求变。这是上海独特的地域文化与市民的审美特点决定的。我们既要保存沪剧的经典味道,又要有很强的现代感。”

近几年,上海各个沪剧院团发挥自己的优势,创排了《挑山女人》《敦煌女儿》《小巷总理》《51把钥匙》《风雨同舟》《心的守望》等一批接地气、受百姓欢迎的现代戏。今年,上海沪剧院还将推动3D电影《雷雨》,让非遗传承有更多的创新方式。

上海沪剧团新春回娘家

春节前夕,上海沪剧团带着几出传统折子戏回到奉贤“娘家”为当地戏迷演出。祖忠人 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