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走进上海沪剧团学馆(今上海沪剧院)学习沪剧的茅善玉,在她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出演过《董梅卿》、《石榴裙下》、《大红喜事》、新版《家》、《龙凤呈祥》和《雷雨》等多部经典剧目,她那清新自然、富有灵气的表演和圆润甜美、情深味浓的唱腔令观众印象深刻。

从小就喜欢沪剧,并为之魂牵梦萦的茅善玉一说起沪剧来,就有说不完的话。追溯沪剧的历史,它发源于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其唱腔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从最早的花鼓戏到当代沪剧,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茅善玉毕业那年,刚好“文化大革命”结束,文艺百废待兴,她赶上了好时候。各种题材的沪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当年茅善玉是很多经典剧目的主演,在上海红极一时。如今谈及那时的盛况,观众热烈的掌声仍令她记忆犹新。

如今面对社会上“选秀”活动泛滥,娱乐文化种类的繁多,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弥足珍贵的沪剧文化兴致索然等现象,这令茅善玉倍感担忧。2002年,茅善玉担任上海沪剧院院长,这样的变化让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说:“演员只要把戏演好,得到观众的认可,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已经十分优秀了,而这些都是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完成的。但是当院长不同,我在当好一个演员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让剧院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沪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对剧院的每个成员都负有责任。”

“社会文化总是千变万化的,我们的戏曲艺术也同样呈现出动态的走势,以往的戏曲表现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了。所以我认为,在这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在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同时利用舞台这个艺术载体,引领观众的审美方向。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一种社会责任。”与上海沪剧共同走过20余载的茅善玉有感而发。

针对现阶段沪剧所面临的青年观众流失的问题,上海沪剧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沪剧从发源初期,就形成了反映现实生活的传统风格,所以剧院一方面在发扬自身剧种优势的同时,另一方面加紧经典作品的改编,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手段和形式。”茅善玉说,“目前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好的文化遗产无人继承。现在,上海的孩子普遍从幼儿园开始就习惯说普通话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长大后甚至连上海话都说不好,这对沪剧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沪剧由于剧种本身语言的局限性,很少有外地人会讲上海话,以致于上海沪剧院不能像兄弟剧院那样到外省招生,导致沪剧生源的严重不足,已经达到剧院招生人员挨家挨户去动员孩子们前来报名都无法解决的地步。茅善玉对此十分担忧,“沪剧见证了上海的成长,是上海文化脉络中密不可分的部分。留住上海的方言,就是留住了上海的记忆和历史,沪剧就有了发展的基础。上海海纳百川,说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十分必要和需要。但是这并不等于要失去自己的特性和色彩。因为只有不同地域的语言才能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茅善玉表情凝重。

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日渐重视,各种艺术形式已经得到了保护。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沪剧作为上海申报的唯一的戏曲剧种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就是最好的见证,但是这仅仅是保护沪剧的一个好的开始。茅善玉说:“如何让沪剧长久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才是关键。有了国家政策的保障,我对沪剧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实习记者 丁薇)

(摘自 《中国艺术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