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在上海文联召开的研讨会上强调,沪剧创作一定要努力挖掘“海味”题材。他指出:“沪剧写上海,演上海,不仅是由于资源丰富,更应该当作是让全国、全世界人民理解上海、热爱上海的历史任务、时代任务。”

沪剧是靠海吃海的剧种。沪剧表演艺术家马莉莉、陈萍、华雯等都非常赞同刘厚生老师的这一见解。她们说,在市民海洋里生存的沪剧艺术,在演出西装旗袍戏,包括农村戏和城市戏、穷人戏和富人戏方面,都能做到得心应手。特别是解放后,沪剧编演了大量优秀现代戏,从最早的《赤叶河》等一直到改革开放后的《清风歌》等,无论政治斗争、经济竞争、文化起伏、世俗潮流,上海确实是挖掘不尽的海洋。她们认为,靠海吃海的沪剧艺术,理应多多向海洋要宝,去更好地发掘“海味”题材。

沪剧要贴近生活和实际。上海越剧院导演孙虹江和上海沪剧院作曲汝金山等在发言时也指出,上海的沪剧院团在挖掘“海味”题材上早就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并创作演出了一系列现实题材的沪剧好戏,如表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情深缘浅》,反映新时期“老三届”人物命运的《风雨同龄人》以及被市委宣传部选为参加改革开放30周年汇报演出的新农村题材剧目《宝华春秋》等,都带有鲜明的上海风采,其中表现打造中国民族品牌的《东方彩虹》还被中央电视台改编成电视连续剧,至今还在荧屏播放。

沪剧艺术还是应该姓沪。新获德艺双馨奖的86岁申曲前辈杨飞飞认为,所谓挖掘“海味”题材,实际上讲的就是沪剧艺术还是应该姓“沪”。她说:“沪剧历史短,但接受外来的艺术不但快,而且多,胆子也特别大,无论古装戏、外国戏、现代戏,什么都敢演;无论小说、话剧、电影、歌剧,什么都敢改编。但万变不能离开其宗,不能不像申曲,不能不是沪剧。像我演《雷雨》中四凤独叹,用唱腔来刻画人物的心乱如麻;演《叛逆女性》中阿玲抢绢头,用了原始说唱形式来表现15岁小女孩的俏皮可爱;演《妓女泪》中人称作杨八曲的唱段,实际上用的是传统曲牌套联。剧目题材百花齐放当然好,但音乐唱腔还是要有沪剧的特点,要在挖掘具有‘海味’的民歌小调上面多动点脑筋,多下些功夫。”(端木复)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