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网消息: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沪剧王派开创者王盘声追悼仪式20日上午在龙华殡仪馆举行,亲朋好友、沪剧界后辈、戏迷手持黄色康乃馨,在悠扬的王盘声生前的演唱录音中,送大师最后一程。

龙华殡仪馆大厅外,络绎不绝的戏迷排成长队,有人拿着上书“一代宗师”条幅的花圈。追悼仪式现场播放王盘声代表作“刘智远敲更”等唱段。挽联“苏世独立宠辱不惊淡名利,潇洒飘逸王派艺术留人间”正是他一生写照。

出席昨天王盘声追悼仪式的有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沈文忠、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程霄玉、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处长沈竹南、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伟民、民盟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王伟国、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戎颖、黄浦区文化局党委书记曹跟林、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冯元君、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王汝刚、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等领导。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云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龚学平、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钱景林等领导送了花圈。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馆长致悼辞。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民盟上海市委办公室、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送了花圈,送花圈的还有上海沪剧院、长宁沪剧团、宝山沪剧团、勤苑沪剧团、勤怡沪剧团、彩芳沪剧团、文慧沪剧团、艺华沪剧团、苏州震芳沪剧团、上海青艺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等单位,中国沪剧网也送了花圈。送花圈的沪剧界名家、著名人士、票友有小筱月珍、韩玉敏、张剑青、张建、王育、茅善玉、华雯、陈瑜、王梦玖、马莉莉、李灵珠、汪华忠、张杏生、沈仁伟、王明道、王明达、徐俊、唐仁忠、王珊妹、王宝华、方佩华、程臻、王丽君、洪立勇、陆敬文、程建华、吴梅影、李伟强、筱霞啡、於秀琴、李培源、高光明等,邵滨孙、丁是娥、杨飞飞、周根生等名家的子女、后人也送了花圈。

王盘声的众弟子参加了今天的追悼会,为恩师送行。

王盘声之子表示,“父亲的一生是沪剧的一生,父亲对子女有二十条做人原则,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从艺经验传授给众多青年演员和弟子。我们会牢记他的谆谆教导,多唱、多演出。”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在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看来,王盘声的生活中除了沪剧没有爱好,“沪剧是王老师最大的爱好。以他为代表的老艺术家是沪剧的坐标和根。他生前一直说,流派要‘流’起来,沪剧需要开拓,不能保守,要有创新精神。有时候创新一开始不一定合适,但他始终保持宽容态度,鼓励我们继承传统、保留精髓的同时,创新总是好的。”

王盘声弟子、著名沪剧演员孙徐春说,“王老师是沪剧界前辈泰斗。在他最后的日子,身体不好,躺在病床上,但只要他醒过来,就会唱沪剧。王老师生活简单,专注艺术,淡泊名利的精神,是留给后辈最宝贵财富。”72岁的著名沪剧演员徐伯涛专攻王派,他回忆自己因为喜欢王盘声唱腔而爱上了沪剧,十几岁时候给王老师写信,情景历历在目。“上海不能没有沪剧,沪剧不能王派,今天有观众喜欢我,离不开王老师一字一句教导。”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徐伯涛坚持在上海戏曲学校辅导学生,“一定要继承好王派艺术,唱出王派风韵和味道,让王老师一路走好。” 王盘声15岁时从苏州来到上海,拜滩簧名家陈秀山为师,之后又进入由沪剧界前辈筱文滨先生组建的文滨剧团,1945年后渐成该团台柱之一。解放后,文滨剧团改组为艺华沪剧团,王盘声任副团长。20世纪60年代,王盘声曾加盟上海沪剧团,参与《红灯记》剧组,70年代后期与丁是娥合作演出了《被唾弃的人》。此后,王盘声所在的艺华沪剧团恢复建制,改称新艺华沪剧团后,王盘声为此放弃了留在上海沪剧团的机会,回到新艺华。

2014年王盘声获第24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特殊贡献奖”,这是白玉兰奖将年度大奖第一次颁给沪剧演员。在沪剧界,有“十生九王”之说,即十个沪剧男小生中有九个是唱“王派”,可见“王派”影响力之大。

作者:裴原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沪剧表演艺术家王盘声追悼仪式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