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芦中人

在观看这部新编历史剧《蔡文姬》之前,我对它是抱有很大希望的。因为我对王蓉蓉和杜镇杰很有信心,而且我知道这出戏是改编自评剧《胡风汉月》,我听过那出评剧的录音,剧情设计还可以,我相信以北京京剧院的实力可以把它改编的更好。下面就是我的观感。

首先,剧中蔡文姬给人感觉只是一个烈性的女子,有狭隘的民族观念,而没有民族气节,改变她的观念只是一段闪电般的爱情。而那个左贤王性暴好杀人,善讨好女人,还有点儿附庸风雅。在中原这样的男人并不少见,在匈奴就稀有吗?所以蔡文姬才会被他的执着诚恳打动,就忘了民族大义吗?用不合情理的爱情体现民族大团结的主题,实在不令人信服。

其次,匈奴并非蒙古族,可以说毫无关系,而剧中却大量的使用蒙古族的服装、舞蹈,还有敖包、奶茶等蒙古族特有的物品,这实在是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我以为若要写实,就认真地去考证匈奴人的服装、礼仪、生活制度,不要拿蒙古族蒙混过关;若要虚拟,就干脆象传统戏那样,两根白毛、两把头、花盆底代表番邦。大家一样看得懂,还更自然些。 而且,我认为整出戏应该在情节发展到最高潮时结尾,那样给人情感上的冲击肯定比现在这样拖沓的结尾要更强烈。

我认为京剧从诞生到现在从未改变的两个基本特点是唯美化和平民化。前者是京剧不断发展的艺术追求,而后者则是京剧的生存基础。京剧的唯美化体现在表演上的间离感和用成套的程式虚拟现实生活,它的平民化体现在它的通俗易懂的唱词和它的故事情节大都宣扬了传统道德,那些不识字的人民是通过看戏寓教于乐的。

京剧的唱词是京剧中最平民化的部分,它的目的就是让人听懂故事,体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现在的唱词越编越文绉绉的,不看字幕很难听懂演员究竟唱的是什么。但是这些看似文雅的唱词在韵脚面前只能原形毕露,于是常常在几句文采华丽的唱词后面突然冒出一句大白话,什么"动我一指头"之类,极为不协调。其实流传最广的唱词大都是些大白话,甚至还经常有些文理不通,比如"娘子不必太烈性","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等等。当然文雅的唱词也有很多成功的范例,"水殿风来秋气紧","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而象"人一走,茶就凉","皇军要当你的家"则有一种返朴归真的美。但现在很少有人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和深度。于是,京剧在追求流行的时候,反而忘却了根本。 新编剧为了突出表现自己和传统戏的不同往往会在服装、舞蹈、布景场面、音乐方面大加创新。这出《蔡文姬》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整出戏的服装都是完全的新式样,关于匈奴服装的问题就不再说了,也不说后半场董祀作为汉使出场的那副打扮活象动画片《大闹天宫》里的玉皇大帝,我最不能忍受的是没有水袖,匈奴的服装没有水袖也就罢了,前半场蔡文姬作汉人打扮时总该由水袖吧。这绝不只是服装的问题,水袖是京剧演员表演的重要工具,可以作出各种优美的造型,表达人物的心情。就比如说蔡文姬和四娘在风雪中前进的那段舞蹈,我看着那八个身穿白衣象征风雪的人在台上窜上窜下跟着乱掺合,想象着蔡文姬舞着白色的水袖,如果再配上恰到好处地音乐和灯光,那才有风雪夜奔之凄美。

顺便再说说舞蹈,我不懂舞蹈,但我喜欢京剧中的舞蹈,它们都是和剧情紧密联系的。舞蹈场面多且大是新编剧的一大特点,但这些舞蹈大都是为舞而舞,游离于剧情和京剧的形式之外,颇有卖弄之嫌。《蔡文姬》结尾处的蒙古舞就使结尾显得拖沓,实在画蛇添足。来看京剧的人不一定爱看舞蹈,爱看舞蹈的人不一定会为了几段舞蹈来看京剧,所以京剧中的舞蹈还是应该少而精,并融于京剧整体的舞台效果之中。

新式道具布景和刻意营造的宏大场面也是新编剧中必不可少的。但是那些颇为逼真的实景,却改变了京剧通过演员用复杂的表演程式虚拟配以简单的布景造成间离效果的特有的美。于是,京剧表演中的一贯的艺术追求发生了混乱。王昭君的出场显然是新式机关布景的结果,有些做作,甚至可笑,不如《洛神》里洛神的出场更有神秘的美感。

另外,还有一些小但是致命的问题。蔡文姬一上场捧着琴摆的造型,露出了手腕和半截胳膊;蔡文姬有一句内心独白莫名其妙的用画外音表现。这两处都让我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在看京剧。

音乐,是京剧所有的美的特点中最重要的部分。而首当其冲的是唱腔音乐的设计。京剧的唱腔音乐除了有些固定的板式以外,还与流派有很大的关系。《蔡文姬》演出前的宣传是以三大头牌为号召的,而这三个人又都是流派分明,王蓉蓉的张派青衣,杜镇杰的马派老生,李宏图的叶派小生。怎么在戏中把这三个流派的特点表现出来,进而发挥各自特长塑造人物,是编剧、作曲、演员需要解决的问题,观众则要通过观看对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得出结论。那么这三个演员在剧中的表现如何呢?张派讲究的是温文尔雅,自有一派淑女气质。王蓉蓉唱张派戏的时候颇有神韵,但在这出戏的演唱中,却不停地在追求高音和拖长腔,到最后甚至有有声嘶力竭之感。(当然这有一半还要归功于长安大戏院震耳欲聋的音响设备。)这样既脱离了蔡文姬的才女形象,又不符合张派的一贯风格。杜镇杰是天生的马派嗓子,尤其是年纪又长了几岁之后,更添了一股淳厚的韵味。马派的代表人物大都聪明、俏皮、风度翩翩,如今却要去塑造一个鲁莽而可爱的,有些花脸性格的匈奴左贤王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至于李宏图,我倒有新的发现。作为小生演员,我一直认为他的小嗓不够宽亮耐听。现在看来,他的大嗓要比小嗓强得多,不如改行唱老生,肯定更有发展。

总之,我想听几段真正的张派和马派唱段的想法没有得到满足,只是听到了一堆不熟悉的新腔。在失望之余,我又想起了几年前观看的上海京剧院的《狸猫换太子》。那出戏的领衔主演是麒派老生陈少云,麒派唱腔是绝少不了的。创作人员走了一条捷径,他们选用麒派最脍炙人口的慢流水、二黄碰板三眼念中起唱、高拨子等唱段稍加改动,一听就是麒派,既满足了戏迷的要求,又达到了塑造人物的目的。唱段和唱词通常要比戏本身流传的更广,随时随地都可以哼上两口。但如果腔不熟悉,词又是文绉绉的,很快就会被遗忘。这也就是新编戏不能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看《蔡文姬》我发现了新编戏的很多问题,我觉得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创作人员对他们面对的观众没有真正的了解。就象一个新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都要进行市场调查一样,创作者也应该对经常进剧场看戏的观众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不同要求。有些人是外行,看个新鲜;有些人是戏迷,这中间又有人是追星,专看演员的,有些人是看故事情节的,有些人是专爱看传统戏的,有些人是爱看现代戏的,有些人是专喜欢某派或某个行当的,有些人是听唱的……一出戏不可能也没必要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创作者的任务就是找准自己要面对的观众群,摆正自己的位置,戏就有了成功的基础。任何成功的产品都不会是闭门造车的结果。

我爱京剧,在没有看到好的新编戏之前,我还是爱看老戏,爱听那些带着沙沙声,只有三大件伴奏的老唱片,它们代表着京剧辉煌的过去。不知它们能不能预示着京剧更加辉煌的未来。我在等待着……

本贴由芦中人于2001年7月16日20:11:29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