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人批评于魁智演戏千人一面,引起了几位朋友的争论,谈到了表演的风格的问题,演员应该怎么样去表演,是千人一面的只顾表现自己的个人特色?还是一出戏一个样,抛开个人因素?我想这两种说法都有点偏激了。我们能不能换个问法:演员在表演中要展现给观众的是什么?观众要看的又是什么呢?
俗话说“生书熟戏”,这话很有道理,听书与看戏的欣赏角度是不一样的。听评书听的是故事情节,说书人的技巧只是让书听起来更具有吸引力。如果听众对书中的“扣子”已经烂熟于胸,那么听书的乐趣就要大打折扣了看戏则不同.最受观众欢迎的往往是那些“骨子老戏”。对于这些戏不仅是情节已被观众熟知,就是舞台调度、表演程式,甚至演员表演中的“节骨眼”,观众也是了如指掌。可见观众图的不再是新鲜了。比如《四郎探母》,对于杨延辉的来历大家都很清楚,可演员在台上却要翻来覆去唱,《坐宫》要唱两遍,《兄弟会》唱一遍,《见娘》唱一遍,《回令》还要唱一遍,看似重复冗余,可一遍有一遍的好,观众听的技术这里面的腔,品的就是这里面的味。再如《失街亭》的四将起霸,对于情节的发展几乎没什么贡献,却占了一般的戏幅,在这里,观众看的不再是情节,而恰恰就是起霸的程式、身段。由此说,欣赏戏曲,观众最关心的不是内容,而是其中的“味道”和“意思”。在这个时候,形式是重于内容的。
观众要看什么,演员表现的就应该是什么。可戏曲毕竟是有情节有内容的,所以演员的表演就不能游离于剧情之外。是不是这个“意思”,全看合不合戏情戏理。哪个腔长了,哪个腔短了,哪儿尺寸紧,哪儿尺寸松,甚至演员在台上的一举一动、和锣鼓的配合,全要有人物在里面。
说的这里,我想起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书法界有一件天下第一行书法帖——王右军《兰亭序》。《兰亭》原本已佚,现在最有价值的模本就是唐代冯承素的模本《神龙本兰亭》。除了《神龙本》还有禇遂良、虞世南、欧阳询的摹本(实际是临本)传世。与《神龙本》相比较,在神采上无疑是契合原本的,但在形质上却又有各家的特点。更有意思的是,后世米芾、赵孟(兆页)等人的临本,神采上既有右军遗风,又带有其所临的摹本的痕迹,还有自己的用笔习惯与风格。
话似乎扯远了,咱们回头再说戏。我觉得京剧的剧情、人物就像《兰亭序》,演员对于人物的表现就像书家临摹《兰亭》一样,最终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就是其演绎的人物,而在表现过程中,必然要掺入个人的理解,带上个人的表言特色。如果不是这样,也就没什么风格流派可言了。老辈艺术家说要表现“这一个”,观众要看的也就是“这一个”。一句话,观众要看的是在剧情规定下的带有鲜明个人特色(流派特点)的对人物进行细致描摹的艺术表演,而不是现实生活或者历史的再现。这个时候,观众看的是戏,是“角”。电影院里的掌声都是给情节的,而戏院里的掌声多数都是给演员的。
演员的表演应该和观众的欣赏角度是一致的。观众要看艺术表演,演员表现的也应该就是这个。我还想借《兰亭》打个比方。《兰亭》以其俊逸萧散、恬淡冲和的书风倾倒天下书家,那么这中俊逸萧散、恬淡冲和是《兰亭》的风格呢还是王羲之的风格呢?看看右军的其他法帖:《丧乱帖》《频有哀祸帖》是另一种味道;《快雪时晴》又是另一番端庄雅致;而《奉橘帖》与其又多有不同……而这些看似不同的法帖中又都有相同的东西——一以贯之的是右军所独有的风格与内涵。所以说《兰亭》的气质是右军统一的书风在特定法帖中的表现。
名帖之中体现的是书家统一风格的“这一个”,京剧有似于此。同一个演员表演的每出戏,每个人物都应该各不相同,有其自身的特点,但他们身上也应该有共同点,一以贯之的就是演员自身的特点(或者是流派的特点)。有人说,马派一味潇洒,高派一味高亢……这话好象带点贬义,但仔细想想,并没有错,这些概括性极高的词正是流派的突出特点。其实仔细看,共性之下是有很大区别的,即便是很相近的人物也是各有各的特点。比如马连良先生演绎的白槐和宋世杰,一个公门老吏,一个刀笔师爷,应该说两人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可在马先生演来并不雷同;王延龄和乔玄,身份地位都很相似,马先生演来也是各具特色。而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都有一种契合人物身份的潇洒——这大概也就是马派艺术的美学思想朴素的反映吧。再换个角度,不同的流派的不相同举目在处理上也不一样,比如《清官册》言马杨奚都有,他们都唱出了个人特点,或者说他们都从自身的角度上塑造了“这一个”寇准。表演虽然各不相同,可都是“寇准”,这就更加有力的证明了,演员的表演是以自己的风格特点去塑造符合戏情戏理的人物。
记得有人说过,戏曲演员在表演时,观众可同时看到三个人:剧中人、表演者和旁白。这话很有道理,这也证明了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既不能脱离剧中人物,也不能抛弃自身的特点。
最后,我还想提一点与本题有点远的“名角效应”。京剧素来有“人保戏”的说法,这就有点名角效应的意思了,没有深厚的表演艺术功底和好台缘的演员,是演不好这类戏的。比如《打侄上坟》,马连良周信芳李少春都有录音传世,精彩之处全看演员的功夫了。朱强和李宏图应该说是很不错的青年演员了,可他们演来,只能说是没什么错处而已,并不见得很精彩,而其他人更没见动过这出。而像《连升三级》之类的戏怕是已经绝迹舞台了吧?在这类戏里,观众对于角的关注应该说更大一点。如果说这里人们仍是看角契合人物的细腻表演,那么侯喜瑞先生来没什么戏的倪荣就能多叫进200人,恐怕就全是角的魅力了。这也在另一个侧面上证明了演员在表演中不能完全抛开自己。
本贴由昴日星君于2002年5月23日21:11:54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