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26日晚,北京京剧院二团将来沈阳慰问演出两场京剧,这也是辽宁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艺术传人迟小秋调入北京京剧院后第一次回家乡演出。
2005年,迟小秋调入北京京剧院。同年9月份北京京剧院二团为欢迎迟小秋加盟,特别为其举办三场个人专场演出。9月24日,迟小秋首次以首都京剧演员的身份亮
相长安大戏院,她奉献给首都观众的是经过整理改编的新版《锁麟囊》。原版《锁麟囊》场次拖沓冗长,有些唱词不够精练。经过专家整理改编后,新版《锁麟囊》已由13场压缩到8场。经过反复推敲,部分唱词也进行了修改。当晚,《锁麟囊》由空中剧院栏目现场直播,收视率颇高。除了《锁麟囊》之外,迟小秋还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玉堂春》、《窦娥冤》。9月25日演出的全本《玉堂春》,迟小秋展现一气呵成的大套唱腔;9月26日演出的《窦娥冤》是绝迹舞台多年的程派孤本,其中“监舍诉屈”和“临刑泣血”的大段二黄、反二黄唱腔,十分吃功夫又特别动情。
此次,迟小秋将为沈阳观众献上新版《锁麟囊》。
迟小秋,1965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程派传人,京剧表演艺术家。1984年,年仅19岁的迟小秋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年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并于1997年荣获中国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迟小秋11岁入阜新市戏校学戏。她文武兼备,艺术功底深厚。1983年正式拜程砚秋嫡传弟子王吟秋为师,宗法程派艺术。迟小秋表演地道、纯熟,感情细腻,身段和水袖颇见功力,巧妙地运用身段和水袖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她唱、念、作俱佳,在京剧界颇有影响。近年来,在继承传统京剧艺术的基础上,她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又有一些成功之作受到各界首肯和好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编大型历史京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胡笳》等,以全新的面貌和独具特色的唱功和表演,赢得了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并在全国青年新剧目调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和中国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她多次率团在京、津、沪、鲁、冀、豫、鄂及东北各地演出。多年来曾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1984年“七一”晚会、1987年元宵戏曲晚会、1989年春节文艺晚会的演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名家演唱会等。国内外各种有影响的报刊介绍迟小秋的文章千余篇。她在1986、1992、1997、1999年先后赴美国、加拿大、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和赞誉,在海内外戏剧界颇有影响。
迟小秋表示:这次回家乡演出是她对家乡人的一次汇报与感恩,作为京剧演员她只能用这种方式感谢家乡领导和人民对她的关怀与培养。迟小秋还表示,她愿与北京京剧院的同仁们同心协力,不断排演出高质量的戏剧献给全国观众和家乡观众。
(摘自 《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