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贵妃》在京演出的幕后故事
“刚演完戏紧接着就排练,这真是头一回见着!”说这话的,是北京保利剧院的一位服务员。昨晚,当京剧《大唐贵妃》在京首演的大幕一关上,76岁高龄的老艺术家汪正华来到舞台上,所有演职员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导演郭小男的指挥下,重新开始排练。而这时,已是深夜11点钟了。
《大唐贵妃》这次来到首都演出,演职人员众多,舞台布景豪华,音响灯光复杂,而能给剧组作准备的时间又极其紧张,甚至在彩排的前一天,保利剧院还被借作他用,剧组无法装台排练。这样,与张学津分演后唐明皇的汪正华没有来得及赶在彩排前走台。虽然,汪先生早已练熟了唱腔,而且他所演的两段戏舞台调度并不复杂,但是为了确保演出质量,他和导演达成共识,一定要再精心排练一次。由于今晚汪先生就要登台,于是,他们决定在昨晚首演结束后挑灯夜战,加班排戏。
这个决定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梅葆玖先生二话没说,一演完戏,干脆妆也不卸,穿着戏服坐在侧幕边稍事休息就重新登台,和汪先生排起了第七场“梦乡续缘”中杨贵妃与唐明皇在仙境中再度相逢的一段戏。张学津先生时而热情地为汪先生指示站立的位置,时而坐到台下倾听汪先生的演唱,琢磨着与自己不同的韵味,显得非常投入。扮演高力士的北京老演员黄德华始终恭候一旁,配合着汪先生的一举一动。东方青春舞蹈团的姑娘们尽管都已十分疲劳了,但没有一人离开舞台。上海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奏员们顾不上换服装,穿着演出服就投入了排练,指挥王永吉和琴师尤继舜为了演奏过门时交响乐和京剧三大件的衔接,练了一遍又一遍。
汪正华先生执着认真的艺德更是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晚上10时他赶到剧场时,演出还未结束,他就换好戏装,耐心等待。排练开始后,他不仅关注每一个细节,而且还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其中,几段一排,就已成竹在胸,充分显示了一个老艺术家丰富的舞台经验。在演唱唐明皇怀念贵妃的长达26句的唱段时,他用上了亲自设计的唱腔,气息充沛,感情真挚,唱出了别具一番独到的杨派韵味。当最后一句的音符落地时,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昨晚的这场排练是《大唐贵妃》晋京演出过程中的一个感人的小花絮,这样主动的加班加点、辛苦奋战也已不是第一次了。在演出团每位团员的心目中,这次赴京不是一次普通的商业演出,它既是来向首都观众汇报上海艺术创新的成果,也是来展示上海的城市文化形象。因此,用饱满的精神面貌奉献给首都观众高质量的艺术,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记者 陈竹)
(摘自 《新民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