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千折百转,得了一盘《战宛城》实况演出的录相带。这是我数年前就梦寐以求的了,主演是袁国林、高盛麟和陈永铃。
这个戏对于一般戏迷稍有点儿冷,但对于喜爱侯(喜瑞)派和筱(翠花)派艺术的人来说,这个戏就很经典了。
看不到侯喜瑞的“马踏青苗”,就急盼着看其高徒袁国林的,没见过于连泉的就疯似的找陈永玲的戏。为什么?因为侯、筱的戏绝!因为袁、陈的戏象!!用个时髦的词叫“再现”。
如今能有几个演员能再现父辈艺术家的?不多。我看梨园典故,有一则说侯喜瑞受欢迎是因为当时大家都在怀念着黄润甫的“玩艺”儿,侯学黄真象!如今像我这样的人要看袁国林,也是在怀念着侯喜瑞先生的艺术,因为袁学侯真象!可袁先生早逝,我找不到再下一辈的侯派“维肖”者了。但典故上说,“侯喜瑞学黄润甫,只得法十之四、五”,要是按这个比例推算,袁国林若也有侯老之十之四、五,那么我辈所能见的就是黄润甫艺术真谛的25%,而这四分之一的水平就已经让我如痴如醉了,恕我拙见,如今正宗学侯的,有这25%的四分之一就很了不起了。
以老生为例,上世纪初的演员都学谭鑫培,人家是“伶界大王”。但学的最象的并不太出名,而后学者成就最大的是余叔岩,其实余叔岩前后是个分水岭,大大的发展了老生的流派,比如高、言、马、谭等。余派的最佳“模仿秀”演员是孟小冬,余、孟二人将余派推入高峰,后学者就只有学的份儿了。杨宝森学余,学得不象,但不象不等于不好,就好象余叔岩学谭鑫培,得其神而化其形一样,杨虽在身后立派,却被公认“余、杨”一脉。
现在我们敬仰那些大师们的颠峰成就,就去追寻与他们“象”的人,但真正有所成就的却不是那些最象的模仿者。张学津之宗马,真象马老板本人吗?未必!但神似。童芷龄之拜荀,是荀的原貌吗?不是!亦神似。方荣翔之学裘,有裘之原味儿吗?没有!可还是神似。这让我想起齐白石的一句名言“学我者亡,似我者生”。这就是一个过程,初看“象”,细品“不象”,而反复回味“啊!真象!!”这就叫发展。
最近读八十高龄的吴小如先生近作《已老莫谈艺》,其中有一段很感慨,抄在下面作为结束:“在我这大半生中,看戏的审美要求,是以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的艺术水平,作为衡量当时舞台表演的标准的,……而今天的京戏,则是“杂技大比武”和“宰相刘罗锅”的时代,……今天演戏,演整出整本的较少,零敲碎打的居多。一出戏由选场变为选段,由整体表演变成化妆清唱,往往成为一种综艺节目的装饰点缀。舞台上搞“人海战术”,搞多人伴舞,搞“关公战秦琼”。”
是啊,时代的悲哀在于,以前“关公战秦琼”是笑话,现在“关公战秦琼”是创意是艺术。 如果“百老汇”模式就是京剧的发展出路的话,我还会去梦寐以求袁、陈那样的《战宛城》,京剧的困难在于踏实继承的人远不如凭空创新的人多,其余的要么去追捧要么去棒杀。
当然,吴老的话也稍有偏颇,在我辈中也竟出了“象个样儿”的演员,演了“象个样的儿”的戏,比如我前阵子看到的高彤的《走雪山》和杨少彭的《失·空·斩》,反璞归真,真不赖!这也给我些许动力,除了怀旧外,也在偷着憧景未来,决心也做个“象个样儿”的戏迷。

本贴由裘迷于2002年10月30日21:07:39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