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晚,北京长安大戏院,这天的演出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的师生带来的原创少儿京剧《少年马连良》。与往日观众在7点左右进场不同,这天的长安大戏院5点多就热闹起来,一场特殊的新书签售会即将举行。
6点,88岁的吴吟秋、93岁的高元升、81岁的王志怡等10位京剧老艺术家上台,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也已过七旬。“跟这些角儿们见一面不容易。我曾看过高牧坤老师的专场,现在看他演戏已经不可能了,见个面就很高兴了。”戏迷高德望激动地说。
把这么多京剧前辈召集到一起的是北戏编纂的大型访谈图书《京剧大家绝艺录》,DVD光盘配合采访文字实录,再现了老艺术家们的所承、所创、所能,展现了京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目前该书已完成旦行篇(壹编)、老生篇和武生篇的出版发行。提及为什么叫做“绝艺录”,北戏院长刘侗表示:“4年前,北戏开展了京剧艺术资料的抢救录制工作,从众多京剧大家那里搜集整理他们在创作演出中对本流派艺术的探索、贡献,并把这些技艺汇总成册、成图、成像,通过学子们严谨规范的学习,使之薪火相传。这次签售的不仅是书,更是京剧艺术的宝藏。”
“当初听闻北戏要干这样一项工程,我跟刘侗院长说‘你摊上事了’。”作为《中国京剧》杂志编辑部主任,曾经出版过《京剧名宿访谈》系列图书的封杰深知这是一个费时耗力的项目,他很佩服北戏能站在中华文化传承的高度编写这样一套图书。最终,经过规划,北戏决定委托封杰担任《京剧大家绝艺录》的主编,负责采访工作,北戏则从人财物上全力支持。
从2013年开始,封杰带着他的采访小组开始了辗转全国的京剧名家采访。4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近20个城市。所到之处,他们得到了采访对象及其家庭的大力配合,留下了宝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京剧大家绝艺录》率先将采访对象集中到武生上。接受访谈的老艺术家毫无保留地将自身绝技倾囊相授,令封杰感动不已。采访河北省京剧院的文武老生祝元昆时,老人家示范了《响马传》中“观阵”的表演,录制时祝元昆身体不适,封杰建议他过两天再录,祝老的家人说:“还是尽快录吧,没准明天就起不来床了。”事后,祝元昆说:“封杰,我怎么教于魁智、杜喆的,今天我就怎么给你说的,一点没藏着掖着。”云南京剧名家李春仁分别示范了“小三麻子”李吉来、李洪春、刘奎官演出“关羽戏”的不同风格,显示了红生行当发展的脉络;南京的青衣演员钟荣示范的《锁麟囊》中“朱楼寻球”的身段得到了京剧表演艺术家新艳秋的传授,与现今舞台上的表演很是不同;还有艺术家录完之后主动提出:“我又想起一段,我还想录。”……可以说,《京剧大家绝艺录》三套光碟中的48位老师均保留住了京剧的精髓。其中王金璐、班世超在录制后相继辞世,这也可能是他们最后谈艺的录像。
“班老师家面积不大,但朴素简洁。能透出老先生身份的就是挂在墙上的京剧泥塑与髯口,还有两张珍贵的剧照,剧照上的明眸少年就是面前这位弓着背倚靠在沙发上,鹤发如雪的老人班世超。”
这段文字出自北戏教师张思辰的采访札记。作为封杰的助手,自2015年以来,张思辰便参与到《京剧大家绝艺录》的采访中。每次工作结束,她都会记下当天的感受,艺术家们对艺术严谨的态度和高尚的艺德让她数度落泪。“采访班世超先生时,得知他是富连成社里‘世’字辈当时唯一在世的先生,我十分激动。富连成时代从来都是躺在书本中的历史或老师们口中的往事,与班老师近距离攀谈,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年代。采访80多岁的京剧花脸谢宗俊老师时,为了示范单腿站立的动作,他尝试了好多次才满意,我看到他的腿都在发抖。”张思辰说。
时间不等人,尽管行程已经安排得非常紧张,但封杰仍不时听到约好的采访对象因身体原因无法接受采访甚至离世的消息。为了不留遗憾,2016年起,北戏改变工作思路,在主攻老生篇的同时,兼顾其他行当,并加快采访速度。到今年10月底,采访小组已录制了旦行篇(贰编)12人,净行篇10人,丑行、小生篇15人,音乐篇10人,编导篇8人。其中,丑行、小生篇计划今年底出版,旦行篇(贰编)和净行篇预计2018年出版,2019年出版音乐篇和编导篇。如此,按时完成5年采访、出版计划。
这一过程中,《京剧大家绝艺录》的出版计划也在不断完善。如考虑到戏曲编导的地位比较弱,传统编剧的风格手法不少已经失传,编导篇应运而生。此外,该书既对准名家,也采访“明家”,即一些知名度不高可“肚子里有东西”的演员,这就需要封杰通过明察暗访,发掘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采访对象。
看着一本本新书不断孕育、出版,又勾起了多年来刘侗心间那团化不开的戏曲“乡愁”,此前在戏曲院团的工作经历以及现在艺术院校的重任,使他深知这样一套书对学校师生的意义。“现在有的艺术院校的老师教的知识是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以谬传谬,京剧就传歪了。《京剧大家绝艺录》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艺术家身上的艺术财富抢救下来,教给老师后最终作用于学生。”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京剧大家绝艺录》的出版是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是根据党的教育总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联系到北戏的优势和教学特色制定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学思路。它不仅传艺,更为年轻的京剧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为戏迷提供了了解这门艺术的途径。
更多的京剧老艺术家希望这样一件千辛万苦做成的好事能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出去,尤其是新媒体的途径。“希望这套书不要只躺在图书馆和书店里,而是出现在老师的案头、戏迷的家里、学生的课桌上,这样我们的努力才不会白费。”有艺术家这样说。(记者 李雪)
(摘自 《中国文化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