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平心而论,谭的这种演法,只是偶一为之。谭先生平时只把力气用于唱段之上,往往还是用于主要唱段的某几个关键之处。只要这几处"有"了,即使后边有些"随便",观众也不会大不满意。如果"一不留神",在某些"该有"的地方"失手"造成"没有",于是后边原本"没有"的地方,伶人就得格外留神,"多找补"给观众几个喝彩的地界。还有,等下一次伶人再贴这出戏时,遇到上次"失手"的地方,就得加倍留意给"找补"回来,让您满意。据说当年谭在天津唱《四郎探母·坐宫》结尾"叫小番"的嘎调没上去,让天津戏迷喊了"倒好",以后重新贴这出戏时,就在这儿使劲儿把嘎调唱了上去。在观众的叫好声中,谭"天生老实"的心愿终于得到了满足。
是我瞎猜,谭先生成名以后,可能就认定了这样一个道理:自己姓谭,能够从唱腔上建树一个"新谭派"就够了。自幼坐过科,武功底子好,身段上没毛病,嗓子运用自如。在一般情况下,演一出戏只要自己"有"几段(甚至是几句)能奔下"好儿"的唱儿,观众就已满足,自己也就"站住"了。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自己再从别的方面多"卖"一点,观众兴许就受宠若惊了。
过去我曾认为谭先生这一想法是追求消极平衡,极而言之,甚至是不思进取。今天重新回首,却觉得当年谭先生这么做是恰到好处。因为京剧基本上是一种唱腔艺术,只要有人打开收音机,只要其中播放着谭先生的唱儿,也不管你离着多远,保管你一耳朵就能听出"他"来!一个演员,如果能够实现这一步,不说难能可贵,至少也是"够"了。
摘自 徐城北 著 《梨园旧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