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得意的余叔岩没有被盛名所累,认为自己在艺术上虽有长进,但戏路不宽,与许多前辈艺术家和时下正走红的演员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他以清醒的头脑勤学苦练,在名家的 指点下,四五年后,思想和艺术都逐渐成熟了。余叔岩依然不满足于已取得的艺术成就,决心向新的艺术高峰迈进。他环顾四周剧坛,十分敬仰谭派艺术,决心把它当作学习的楷模, 争取在艺术上有新的提高。1909年,余叔岩正式改学谭派,常和王庾生等人共同切磋谭派的唱腔。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他离开天津,由老丈人陈德霖介绍,正式拜谭鑫培为师,开始了新的学艺生涯。当时,谭鑫培早已红透京城,虽然碍于情面,收下了这个外姓弟子,但对向他传授艺术则还有所保留。尤其是对内行演老生的演员,他不肯轻易指点,而余叔岩正是这样的名演员,他只教了一出《失街亭》和半出《太平桥》。其余的戏,全靠余叔岩自学。自学的主要途径是观摩,即在谭鑫培上场演戏时,在台下认真地看他的一招一式。其时,为了更好地向谭鑫培学习,他和言菊朋、王庾生组成了一个"观摩小组",专门研究谭鑫培的艺术表演,以深刻领悟谭派艺术。但这样观摩谭鑫培演出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这使永不满足的余叔岩深感苦闷。

有一次,谭鑫培接到大军阀段芝贵的指令,要他到安徽会馆去演唱堂会戏。那时,唱堂会戏相当普遍。在一些大家族、大官僚、大军阀或清朝的"王府"中,经常有堂会演出。这类堂会戏通常在家中演出,门禁森严,外人无法入内看戏。余叔岩是谭鑫培的弟子,也无例外。为了要观摩老师的演出,每逢谭鑫培去唱堂会,他总是事先探实消息,弄清演出的时间和地点后,到时设法装扮成乐师混进去。然而,段芝贵府中这次堂会演出的保安工作特别严格,离堂会演出前的四五个小时,段芝贵就派人在门口持枪警卫。来人到门口,一般都必须下车、下马,送上名帖,等候通报后,才能进去。径直进府的只有那些社会地位较高或是主人特邀的嘉宾,他们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余叔岩在远处对段府大门观望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有找到混进去的好办法。眼看着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他的心里也越来越急,无奈之中,他急中生智,决定冒一次极大的风险。

余叔岩雇请了一辆平时只有社会名流们才能乘坐的漂亮的轿式马车,自己坐在车内,用窗帘把车窗严严实实地遮上,叫马夫只管大胆往前闯,就是到了大门口,也不要停车,相反,要加快速度直往里冲,俨然一副大人物的派头。马夫依计行事,到了段府大门,警卫们见来人这副架势,都信以为真,认为是什么大人物莅临,不仅不敢阻挡,相反一个劲地持枪立正,毕恭毕敬地目送着马车冲进内宅疾驶而去。 艺成点滴皆艰辛。余叔岩为了学艺,冒险智闯段府,在梨园史上留下了一则佳话。 (摘自 张兵 著 《中国古代梨园百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