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是我们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它的发生发展时时刻刻都与其所在社会情况有紧密联系。从贺寿的徽班,汉班进京,到民国与帝制的交替时,人们对旧文化的难以割舍的中兴;从建国的百家争鸣,到文革的现在京剧的演变;从百家百派,到现在的多媒体,多视角的发展。无不留下了历史的足迹。诚然在中国,年少无知的少年以"哈韩","哈日"自视前卫的新潮,说白了,没有中国文化,那些国家连基本的文字都没有。年轻人以名牌时尚为追求目标,试图标新立异,无非也是穿些刺绣传统图案,补服,钮排儿的改良产品。年老人被视为过时东西,以京剧,遛鸟为主题。其实这中一切都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那日听说,年轻的京剧演员有的现在下了班根本就不看和京剧有关的东西,那哪还会有百家争鸣的中兴场景。我们并不是说现代艺术就不好,没有生存能力。但是那些迟早都要被社会更替。拆了绿屋百货,重建吉祥戏院也不是真正的要在京剧上做文章,而是王府井繁华的地段,那还容的下一,二层的小型商场?也不过是借时,借势。但也为京剧爱好者们提供的一个好的环境。
大江南北,数千里方圆,真正说的出来的名角不过百许,可叹。新书熟戏,现在又有几人,做的下来好好品位"18张半"?看着各类传统文化的消亡实在是我辈之不幸。各类网站的四起,都随NASDAQ而上下颠簸。京剧的宣传需要年轻人身体力行的去做,不能指望把所有的年轻人都拉进剧场,但是切身的感悟是必不可少的。我10年前开始听戏,也不没有进过什么象样的剧场,以录音机为乐,到也说的上,能听明白唱的是什么,这里面蕴涵了几千年的文化,谁敢望其项背。用几种艺术形式做比,京剧听的人少,相声多点,但是没有什么好的,在多就是评书了。这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大家连基本的故事才刚刚听懂,指望什么听京剧呢?丢弃本国文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拿美国绿卡,外国身份,是很多人都梦想得到的,在国外数十载的人呢,还是遥想祖国的"皮黄,昆曲",那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本贴由孙学智于2001年3月11日14:48:34在脉搏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