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我这人天生敏感,自打做了戏迷之后,就觉得自己越发地另类。您听听这词儿:“青年戏迷”——在青年里“戏迷”是另类,在戏迷里“青年”也是另类。
说起这做另类的寂寞来,大约很多人都是有同感的,此情尽可以意会,我也不想多言了。再说,也早就习惯了呀。瞧瞧那些青年人中的戏迷活动,看看那些媒体的宣传报道,似乎给人一种印象,这“旧戏”、这“国粹艺术”在青年人里并不是没人看、并不是没市场的呀!这不错,是事实。但是这批人是少数,这也是事实。不管怎么说,在进剧场去和舞台面对面的人里,就是白头发多,黑头发少。其实,是“少数”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本来现代的文化就是多元的,人们的选择也是多样化的,个人的审美取向有不同,在众多的文化门类中,没有哪个能一统天下了。同样是“少数”的也不只咱这一家,问题是咱们这一拨,“少数”得特别。比如说吧,喜欢歌剧的,喜欢交响乐的,喜欢印象派画家的,不能说是多数派吧,可也不让人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喜欢“旧戏”可就不得了了,人家总要拿那种怪怪的眼光看着你,活像看古董,完了还没事儿找事儿地问问你“为什么喜欢这~~~玩意儿”——还“为什么”?!喜欢就是喜欢呗,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为什么?我还想问问你为什么爱吃馒头不爱吃米饭?!
如今很流行讨论戏曲和青年的关系,于是不光是那些不知戏曲为何物的人,就是咱们这爱戏迷戏的圈子里,也总爱问个“为什么”,好像知道了我们为什么,好像找到了这样一个喜欢的理由,就能按照这个理由去普及、去争取更多的青年观众。且不说这个“普及”、这个“争取”的提法具有内在的矛盾(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艺术形式,从根本上说是“普不及”“争不取”的,审美接受,喜欢与不喜欢,是无法“普”、无法“争”的),“为什么”这个提问,问的就是“伪命题”。我怎么就喜欢上听戏了?和接触的文化环境有关。如果我没有任何机缘去接触,自然就不可能成为戏迷。但是,我始终认为决定性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审美取向,我的审美心理结构可以接受这种艺术形式。根据我们自己迷戏的经历与体验,往往觉得自己是通过逐步接触了解,了解得越深,迷得越深,就越想钻进去了解,如此循环。这很容易造成一种因果关系上的错觉,好像是“因为”我们“知道”了,“所以”才去“喜欢”。实际上,决定你能否成为戏迷的审美心理结构,已经先此而存在了,喜欢本身就是理由,不可做进一步的推论或追问。
追问“为什么”,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有一个潜在的心理动机,就是证明这里比别的地方强,证明这里比别的地方吸引人。通过问“为什么”,找出一大堆五光十色的理由,找出这样那样的精彩与好处,甚至不惜给无功利的审美贴上这样那样功利主义的标签,好像这里把我们迷的七荤八素的,就“应该”吸引更多的人,就“应该”去把别人都拉下水。实际上,这里同样不存在一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京剧艺术的魅力,可以称其为一个客观的存在,但也始终是一个相对的存在,它只相对于某一部分具备特定审美心理结构的人而存在,也就是说,它不是对所有人都成立。什么“博大”,什么“精深”,什么“集传统文化之大成”,还有那什么“教育意义”,这些方面在被我们找来认作理由的同时,也正是其他人拒斥的理由。实际上,我们喜欢的就是那个腔儿,那个调儿,那个嗓子,那个架子,那个姿态,就是脸谱上的那一笔,那一彩,就是服饰上的那一朵珠花,那一对翎子,那一根穗儿。对于其他人而言,这毫无魅力可言,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对京剧艺术的否定与贬斥,京剧无需为这一点而自卑。
别人大惊小怪地问问“为什么”,那是他们的短见,实无此必要。我们自己再问,那就更没必要了。做这一拨“另类”的“少数”人,既算不上可悲,也不值得骄傲。不过是像你在食堂打饭的时候是买二两米饭还是一个馒头这样的选择罢了。有人觉得米饭香,有人觉得馒头香;有人觉得越苗条越漂亮,有人就是看不得一把骨头的;有人喜欢这个味儿的,有人喜欢那个味儿的。京剧的艰深古典是一个味儿,时尚流行的简单明快也是一个味儿,喜欢与不喜欢,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别。
就是爱听戏——你别问我为什么!
本贴由竹笋于2002年8月24日15:23:26在乐趣园〖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