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麟童,浙江省京昆剧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从事麟派表演艺术50多年。他忠于麟派又不拘泥于麟派,按自身条件采各家之长,大胆创新,代表剧作有《楚汉相争》、《未央宫》、《斩萧何》等。
一个凉爽的夏日,我们来到浙江京昆剧院,见到了赵麟童老先生。赵老先生精神矍铄,手持折扇,温文儒雅,步履稳健,有谁又会想到这是一位从艺60多年,如今已年近七旬的京剧艺术家呢?赵老先生在其艺术生涯中曾表演过不少连台本戏,如《济公传》等名剧,因而对连台本戏怀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十分乐意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笔者:连台本戏是继传统京剧、新编京剧、现代京剧之外的又一个京剧艺术中的剧目形式。一直以来,广受京剧观众的喜爱。你认为它的最大魅力在哪儿?

赵:连台本戏有故事、有情节,具有一种大众化的趣味。它尤其强调故事性,一个晚上演一个故事,故事中悬念迭生,因而能够牢牢地吸引住观众看完整出戏。而且,连台本戏往往取材于历史,虽有一定的演义成分,但基本上还是以史为据,这就让老百姓在看戏的同时学习历史,增长知识。所以,连台本戏才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近年来,连台本戏是不是已经不太看得到了?

赵:在清朝时连台本戏最为盛行,那时候宫廷里的人就爱看连台本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娱乐活动少,因此,“请客看戏”成为一种时尚。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一起去戏院看戏,成了许多人的首选。那时的戏院生意兴隆也就不足为奇了。就说上海吧,当时就有共舞台、天蟾舞台、大舞台和中国大戏院四大戏院。其中上海共舞台以专门演出连台本戏而闻名,每次演出必定是座无虚席,场面火爆。可是现在不行了,据我所知,近年来全国还没有表演过连台本戏,一般演的都是折子戏。折子戏来源于连台本戏,就是把其中的精华部分提炼出来,独立成段,虽然这样更能吸引观众,但观众看戏需要知道前因后果,而这是折子戏无法取代连台本戏的地方。

笔者:您觉得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不光是连台本戏,整个戏剧界都普遍呈现出不景气的状况。唱戏苦啊!唱京剧讲究“四功五法”,一个人一般要花6年到8年来学习基本功,如想有所成就还要花上数十年时间,投入许多,得到的却很少。年轻人守不住这份清苦,纷纷转投他业,青年演员跟不上,行业自然不景气。加上现在的观众对戏剧的兴趣大不如前,这也使得戏剧步履维艰。而连台本戏需要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排演起来就更加困难。

笔者:最近杭州越剧院刚刚排了一出《流花溪》,采取上下本的形式,据我所知,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形式,您觉得这是否是戏剧界的一种革新?

赵: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越剧中也有连台本戏,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不过后来的确是没有出现过,这也算是一种创新吧。其实无论戏剧采取何种形式,最终目的还是要吸引观众。只要能让观众来剧院看戏,这出戏就算成功了。

笔者:浙江京昆剧院自成立以来有没有排过连台本戏。现在,你有没有想过再排一出连台本戏?

赵:上世纪60年代我曾在杭州表演《济公传》,获得了轰动效应,故事一连演了30几天,观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又在杭州剧院演了《济公传》,连演7场,场场爆满。因而我对连台本戏还是蛮有感情的。我也一直想再排一出连台本戏,可惜现在年纪大了,这个心愿恐怕要我的学生来完成了!

(摘自《浙江日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