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无事,仔细地看了一遍《平原作战》,到后来实在是绷不住在椅子上笑了个前仰后合。实在是不由人不笑,这部摄于1974的影片,竟会有如此巨大的搞笑能力,于是开始胡思乱想。
纵观全剧,似乎只有李光同志身上少了些“幽默”细胞。当然啦,赵永刚怎么说都是人民的儿子,党的战士,硬铮铮的英雄铁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身段做派有力,动作硬朗正好表现人物形象,硬就硬点儿,倒也没什么可挑的。
但是小英同志啊,从井里爬出来时,我怎么也想不出那端丽的王宝钏、婉约的李清照、妩媚的杨贵妃、娇憨的李凤姐与眼前的这个有什么联系。只能使劲地透过印象中的图景极力地分辨,在这个如此素朴甚至还带着些许稚气的脸庞上寻找着日后的京剧舞台上大青衣的绝代风华。除了清澈的眼睛还比较熟悉,偶尔会闪出一丝宋代女词人的才智,谢瑶环的不屈之外,其他的竟是这样的陌生。
尤其是手,那双手,修长的手突出地表现着这样几个词语:粗糙、有力、钢硬。随着唱腔舞动的绝对是一双劳动人民的手。一个年轻的妇救会员,能挖地道、纳鞋底、贴大饼子,将来还能扛枪打仗的手。还有,比肩膀还宽的大步,抄袖子擦汗的胳膊,握紧的拳头……都叫我想笑,就是忍不住的笑。
没记清袁老演的是叫松本还是叫龟田,蝈蝈般的肚子和一撮小黑胡似乎有点儿反射弧长的日本军官,叫我看见了就想笑。还有孔新垣的汉奸,分头上的油都能淌下来,王八盒子斜掉在麻杆一样的身上,越是想找寻勾着豆腐块,打着啊哈,念着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的小老头就越想笑。
最叫人想笑的就是小英妈,也就是我们的李奶奶同志牺牲前的一番话,特别是那句“永刚,我把小英就交给你了!”想想吧,倘若是今天,在我们的屏幕上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位即将死去的母亲,对自己年轻女儿身旁的青年男子说出这样的遗言,别管它是古装片还是现代片,武侠戏还是言情戏等等,等等,那么她的意思不言而喻,就连三岁的孩子也明白了。(当然指现在的孩子)然而,当年的结构是不会按照现代的我们的思路来的,这也许就是此时的我们绷不住要笑翻了的原因吧。
时代就是这样,在她的权限内无情的打上她的烙印,而且永远不可磨灭。
单纯,过来人有时想起都会禁不住笑出声来,觉得那时候真的好傻。但这一笑中包含了多少甜蜜甚至是花枝般温馨的回忆。那时的单纯竟是如此美好的。但戏的单纯也就造成了它的幼稚和单薄。此时的戏曲没有爱情,小英妈将她交给了赵永刚是交给了革命!!!就像李玉和有个女儿却没有妻子,阿庆嫂只有个没出过场的阿庆。爱情,这个人类一大永恒的主题在这时完全地彻底地消却了。但是生活里人们还在继续。
千百年来,历代的表演者动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完善着他们的表演。当戏曲舞台上没有女演员时,男性的表演者精心地运用着长长的水发,弯弯的片子,各色的珠花簪环翠钿,胭脂水粉描摹着女性的面庞;用摇曳的裙衫,束起的腰带,多彩的佩饰衬托着女子的体态;用尖细婉转的歌喉表现着女子的声音;还有那细碎纤小的步伐,柔媚细腻的手势……,体验着女子特有的风姿。这些当然是经过夸大的,这种夸大也是正常的,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与时间的考验之后,这一切背约定俗成在戏曲舞台上,表演者尽善尽美地在氍毹上演绎着女子。后来,台上出现了女性的表演者,她们将自身的女性特征融入到了先前的约定俗成的夸张中,使表演更加细致耐看。在戏曲的舞台上,她们仍是翘着兰花的手指,踩着细碎的台步,吐着尖亮的小嗓,因为人们早已认可了戏曲舞台上的女性形象,欣赏戏曲的人并不认为她们太过夸张。
我们的这时的小英真的无法和那些旧日舞台上的女子相提并论,尽管她们当中也不乏巾帼英豪和“贫下中农”的妻女。但是,她们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可小英离我们又太近了,这样的距离使她变得尴尬。钗钿珠鬟、水袖褶子、兰指、台步她都不能拿来用了,她的手要钢硬,她的步伐要豪迈,她的身段要有力,她要如此彻底地打碎就世界,所以看惯了传统戏的我们偶尔看看这个竟绷不住笑了。
于是总想,若是再过五十年,那时候再看这个片子我还会不会笑?我想,假如我再晚生50年,假如我还是从那时开始喜欢京剧,假如我还是现在这个样子,最大的一种可能是——我会比较安静的看完片子。
但是今天,我是真的绷不住了,笑了个前仰后合。记得梅大师有一组手部造型的照片,柔荑摆出各种姿势,配以各种象征而文雅的有着梦一般的名字,似乎成了旦角的标准模板。而在这里,我实在是耗费了许多的细胞来想像,这双现在挖地道、纳鞋底、贴大饼子的钢硬、有力甚至是粗糙的手,不久的以后,虞姬是怎样握着宝剑在背身的一刹那轻轻蘸去并弹开泪水;王宝钏是怎样怒容满面地翘起食指指着西凉高声骂;苏三是怎样悲悲切切地擎起胸前的鱼枷;李凤姐是怎样欢喜地摆定了一席酒菜又怎样嗔怒地摘下鬓边的海棠花;还有断桥旁的白素珍又是怎样既幽怨又爱怜地用指尖在许仙头上轻轻一戳又一拉……这些都与小英此时的手那么的不搭调。那个时代给小英打上了她的烙印,今天的我才觉得好笑。
在那个年代里的戏曲舞台上,最尴尬的可能就是旦角。就连唯一可以应用的声腔都是那样的尴尬。有好些那时刚刚年轻的演员,直到今天我们仍能从她的传统戏里感受到“革命的声腔”。这,是无奈的,也是时代的。
艺术有提炼有夸张,脸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戏曲的高明之处在于用脸谱来外化人物的内质,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如果懂得脸谱的奥妙,恐怕不用看表演就可以猜测出人物的性格命运,这可能是戏曲的又一大特色。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就把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分为了几大类,老祖先真是聪明不过。后来,可能是人们用得多了也就变得油滑了,脸谱就变了味道。由“画”变“化”,人物的命运也变了。
角色也脸谱化,好人都是这样的,坏人都是那样的。英雄人物总是这样的,革命的老妈妈是这样的,鬼子是一样的,汉奸是相同的,革命后代是那样成长的,既然是这样的,演起来是轻车熟路的,鸠山和龟田是很像的,李奶奶和小英妈是差不多的。并不一定是袁世海和高玉倩爱喝“一道汤”的,想必他们可能也是没办法的。那个时代的烙印就是这样好笑的。
时代实在是无情的,她不会放过任何事物,即便是风和灰尘也会被严格的打上她的烙印。
带着烙印的《平原作战》竟然与星爷的无厘头电影起到了相同的作用,笑得我前仰后合,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岁月。
有时候,我总是胡思乱想。
本贴由山石子于2003年8月03日15:42:45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