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山红》再造“红色传奇”

信报讯 上海京剧院进京演出的现代京剧《映山红》,不断出现扣人心弦的悬念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丝毫没有因改编自电影《党的女儿》而让观众感到雷同。主演李国静所塑造的女共产党员梁玉梅历经了劫后余生、误入虎口、壮士断腕,成功地演绎了一部“红色传奇”。
虽然《映山红》是一出充满悲剧与壮美色彩的正剧,但在场面处理上并没有像以往“英雄戏”使用的“大松树、国际歌、一片红”来表现革命和牺牲,而是从一个女人牺牲了女儿与自己生命的角度来感动了观众。
和电影不同的是,《映山红》主要围绕梁玉梅逃离刑场、逃离叛徒、逃离追捕,建立党小组,惩处叛徒,营救游击队展开故事,删除了一些枝蔓,并调整人物关系,如改梁玉梅和钱家辉是师生关系,增强了矛盾反差性,强化了人物性格。最大改动是将电影中玉梅为救交通员改为只身闯入虎穴,断臂点火烧庙、营救游击队,成为全剧最出彩,最富震撼力的高潮戏。
《映山红》的音乐主要借鉴了江西民歌《送红军》,无论是间奏、唱腔还是主要唱段,《送红军》的主旋律多次出现,既突出了戏的地域特色,也体现了正面人物具有常人的情感。特别是第三场中,李国静所饰梁玉梅的两大段中心唱段,不但很好听,也很新颖。另外,唱腔设计的流派性,也是一个特色。李国静、熊明霞、赵欢分工梅派、荀派和程派,她们的唱腔分别体现了三个流派的演唱特色;而范永亮的余派唱腔在钱家辉身上也有体现。这种尊古不泥古的唱腔设计,让新老观众都喜欢。
虽然《映山红》是一出文戏,但却体现出“文戏武唱”。如第三场中梁玉梅逃避敌人追捕的一场戏和最后一场火烧山神庙的戏,便大量使用武旦的形体动作,既合理又好看。第二场和第三场之间,有一段敌军追赶梁玉梅的“马舞”。这段群众舞蹈气势很大,一招一式、每个造型都蕴含着京剧舞蹈的韵味,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此外,舞美设计突出了“赣南”和“山区”两个特点。台上的“拱桥式”平台和远景中的赣南建筑群落,都体现了三十年代江西的味道。(记者 吴焕)

(摘自 《北京娱乐信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