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痴迷京剧艺术的梅子想不到与京剧结缘竟然如此周折。受家庭熏陶,梅子从小就对戏剧有特殊的亲切感。15岁那年,她开始学习整出的京剧。“那时候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大瘾,每天放了学从新街口骑车到白纸坊跟师傅学唱,刮风下雨从没间断过,练了3年。”梅子说自己记性不好,小时候背课文特别费劲,但奇怪的是学戏词却能过目不忘,“那些戏词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17岁时,梅子考上了一家京剧团,但是母亲反对她放弃学业去做演员,她只好怀着对流光翠影的憧憬继续中学的学习。没想到这一次擦肩而过却使她从此错过了京剧舞台。在学完影视化妆和摄影之后,她走上了与京剧几乎不搭边的道路。
然而对京剧的热爱却像埋在香炉中未燃尽的香屑一样,总要时时冒出袅袅的烟气来。1999年,梅子决定拍一套自己的戏装扮相,做成画册留念。联系了摄影师和专业的京剧化妆师,她最终花2000多元钱制作了一本相册。这时候,一个想法产生了:和我一样喜欢京剧或者对京剧感兴趣的人一定也很想把自己的戏装扮相留下来,但是想找这样的专业摄影棚却很难,为什么不把自己的摄影技术和京剧知识都用上,开一家京剧影楼呢?
此后不久,梅子的京剧影楼真的开张了。但是由于经营范围窄,又不熟悉管理,京剧影楼开了一年就难以支撑了。
这时,一位剧团琴师将她带到了正乙祠。正乙祠是有300多年历史的老戏楼,也是票友们聚会的地方,每天晚上都有戏曲演出,经常接待外国游客。正乙祠文化艺术中心了解了梅子的经历,很爽快地与她合作,将戏楼的天棚改成摄影棚,梅子的京剧摄影从此成了正乙祠的一个特色。
“外国游客,特别是华裔,对京剧兴趣特浓。有个日本游客,拍了一套带回国,后来她的朋友再来中国旅游的时候就拿着地址找来了,也要拍。”京剧网站“咚咚锵”(www.xiquwenhua.com)介绍了梅子的“群英汇”摄影工作室,于是便有戏迷从上海、南京甚至美国找到北京来拍照。工作室的电话63165734成了戏迷们圆梦的热线。学过京剧的梅子对京剧摄影也有一种戏迷的较真儿劲。“宁穿破,不穿错。京剧的行头,穿衣系扣都是有讲究的。来‘群英汇’拍照的有很多是行家,他们点名要哪出戏、哪一场的行头,如果摄影棚没有,我们就找剧团大衣箱(服装师)调服装,绝不含糊。”现在,工作室又增加了一项服务:将照片做成光碟,配上戏迷们自己的演唱。
京剧摄影占了梅子大部分业余时间,虽然几乎带不来收入,但是她却乐此不疲:“听着鼓点给戏迷拍照,这是我能做的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李莉)
(摘自 《北京晚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