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NGJUKE

我是一个普通戏迷,我觉得京剧有观众才能振兴,才能发扬光大,争取到观众就是京剧的胜利。
当今是信息时代,各种媒体、各种文化娱乐形式不胜枚举,观(听)众选择余地很大,兴趣转移较快。相声没落,小品危机,各路明星大多"流星瞬逝",最多折腾三、四年。去年一场京剧演出结束,出租车供不应求,一司机问我:什麽节目?当得知是京剧节目时,很吃惊:看京剧有这麽多人!(放映)一场大片也就是几十号人呢。这一场有五百人吧。我说:后面五天至少每场800人,告诉你们的同事到这里跟着京剧发财吧!说话时我强烈感觉到自豪:京剧不愧博大精深,生命力如此顽强;京剧观众如此执着,真是太可爱了。这坚实的群众基础给京剧的发展提供了多麽好的条件哪!
我非常同意《由老生演员关怀所引发的思考》一文阐述的观点,是否可以进一步讲,当今40---60岁的京剧观众大部分是通过听、看、唱样板戏了解的京剧,喜欢的京剧,成为京剧的 一般观众,更有一大批成为戏迷。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个观众群,京剧观众现在会是什麽样子?当今情况下不熟悉京剧的人不可能通过看一折经典老戏(如果有可能)就喜欢京剧,但是多看几出象《升官记》、《一包蜜》、《法门众生相》、《贞观盛世》、《宰相刘罗锅》、《狸猫换太子》这样的新编戏再辅助一些引导,可能一部分人会被吸引的。
培养争取京剧观众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非常紧迫的事情,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专业人士、京剧院团围绕吸引观众作好文章。
1 提高艺术水平,发掘、继承优秀传统剧目,京剧文章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2 新排剧目(包括整理剧目)宁少勿乱,最好由几个实验剧院创演,演员和其他人员可实行外聘,锤炼成熟(经市场检验)后向各剧院推广。剧目特点是京剧本色不变,其他以贴近现实、吸引观众为目的。
3与观众、爱好者、崇拜者交朋友,耐心教授,经常参加票友活动,不摆架子。我接触过方荣翔、李维康、耿其昌、张曼玲、赵葆秀、杨芝芳、于魁智等等京剧名家、著名演员,与之交流使我终身受益,无论他们剧场演出或是电视播映,我尽量安排观看。反之某些青年演员,稍有一点成绩就对观众不屑一顾,我看这会影响他们的艺术和事业的。李鸣盛先生一句话我记忆犹新:我怕端洒了。
二.媒体多宣传京剧。
1中央号召振兴京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央领导身体厉行,支持京剧事业,但媒体宣传力度显然不够。省级电视台节目几乎没有戏曲专题节目,更不用说播一场京剧实况演出(录象)了。中央电视台除11频道有京剧节目外,其它频道也几乎为零。但歌舞的播出似乎没有各个频道的界限,几乎是泛滥的境地。各级领导者们(尤其分管文化宣传的领导)应当重视。
2巩固发展现有的京剧栏目,启用了解戏曲,热爱京剧的人们来编辑、策划、主持栏目。如央视11频道各档节目,看得出凝聚全体人员的努力,但仍显得节目单调,播出的剧目重复雷同。主持人应增加几位,改变风格。您可知道京剧爱好者们(有幸能收到11频道的)几乎天天看这个频道,您不突破、不创新不行啊。笔者是铁杆戏迷,也觉得越看越没滋味,更何谈吸引一般的观众呢。
三.戏迷要担当重任
1爱戏迷戏责无旁贷,多支持京剧事业,购票看戏,订购京剧刊物,上有关京剧的网站,为京剧鼓劲喝彩。
2宣传京剧,带领周围的亲戚朋友接触京剧,为京剧培养、争取观众。
3解放思想,支持、欣赏成功的新剧目和做出的探索。一个剧目的成功与否,就要看是否吸引观众,尤其吸引不熟悉京剧的观众,使他们在欣赏节目过程中了解京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明星戏迷作用要发挥好,应经常亮相(同时真诚希望不断提高水平),宣传京剧,吸引观众。
四. 培养京剧观众从娃娃抓起
1在中小学生教学中加上戏曲知识教程,每学年安排学生走进剧场,观看几场适合他们欣赏能力和兴趣的剧目,请专业人员现场讲解,必能收到效果。
2剧场营业演出,可半价或免费对中小学生进行开放。
3如有条件可选拔学生课余时间学唱京剧以及联欢活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