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受邀参加本校学生京剧社团的交流座谈活动,这也是我的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发现我是发言的十位戏迷中唯一讲花脸行当的,这又一次证明净行无论是在业内还是行外都缺乏足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这对花脸的艺术发展是不利的。同时对我又是一种激励,我想:“京剧兴亡,戏迷有责。”
谈到裘派艺术,很多人会想到其代表剧目《姚期》、《铡美案》、《探阴山》、《连环套》等等。是的,裘派是花脸行当,尤其是铜锤花脸的一个礼程碑,是承上启下的极富魅力和影响力的很全面的流派,之所以说“全面”是因为他的艺术唱、念、做、舞都很精彩,这是裘派从艺人和戏迷都该引起足够认识的地方。当然,他的唱功是最为突出的。
裘盛戎的先天条件不算理想,个子较矮,体型肖瘦,他的嗓子也并非声若宏钟、势震五瓦。但他却在“金、郝、侯”鼎立的年代成功的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舞台地位,较早的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甚至不到三十岁就已经独树一帜,成名收徒了。裘盛戎在艺术上的悟性是惊人的,这也来源于他的勤奋好学。他博采众长,又能“化”为己用,还能扬长避短。更可贵的是他在行内行外都有个好人缘,不计主角、配角演来都可圈可点。据记载,一次他演出《牧虎关》,这是一出绝对的花脸戏,可不巧当天他嗓音失润,几乎不能发声,但他没有回戏,先向观众做了说明并道了歉,在演出时在身段上使足了劲,竟也得了好几个满堂彩。这一方面证明了他表演上全面深厚的功底,同时也说明他是深受观众的喜爱的。另外提一句,裘盛戎生前并没有立派,“裘派”是其逝后被推崇确立的。
《赤桑镇》是裘盛戎晚年创作演出的代表作,这出和老旦大师李多奎合作的新编传统戏成了建国后京剧剧目的经典。无论是情与法纠葛的立意,还是简洁明快的场次调度,还是百听不厌的新编声腔,都为以后京剧传统戏的创作留下了典范。
下面,我们就从剧中包拯的第一段唱讲起。包拯铡了包勉,心里十分矛盾,上台时一副忧愁烦闷的样子,脚步沉重,随着锣鼓琴声演唱〖西皮三眼〗的唱段:
“恨包勉他初为官贪赃罔上,在长亭铜铡下丧命身亡。命王朝下书信合肥县往,嫂娘亲闻凶信定要悲伤。闷悠悠坐馆驿心中惆怅,(闻报接唱)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
这六句粗听不见奇妙之处,可细品却让人侧目,能较好的说明裘派的演唱特色。我对照裘盛戎1961年的演出实况录音,做一点儿粗浅的分析,供大家讨论。
这一段仿佛是情至而出的,与其说是唱给别人听,不如说是自言自语。“恨”字较强调字头的“h”音,表达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长亭”的“亭”是用丹田气推出的,发(tin)音,而接下来的“铜铡下”三字,字字斩钉截铁,“丧命”的“命”字也是上口字,缓口气再唱“身亡”两字,“身”字用了两个颤音,而“亡”字用了炸音,以“身”的颤音表达其哀,以“亡”的炸音表达其痛,这一悲一痛就把包拯这个人物此时此刻的状态带出来了,这也就是裘派“以声传情,就情使腔”的特点,每个字每个腔的处理都不是盲目的,更不是卖弄的。第三句唱得很平实,让人从第二句唱所渲泻的情绪中收回来,再唱“嫂娘亲闻凶信定要悲伤”时,“定要”的“要”和“悲伤”的“悲”都巧妙的在(ao)和(yi)音上使用了哭音,但这哭音又是浅尝即止的,这就又体现了裘派的含蓄风格,避免大开大合,同时也是符合剧中贵为人臣的包拯的人物形象的。我个人臆测这个哭音很可能是从评剧的白派“化”来的,比如评剧《秦香莲》里,小白玉霜在“闯宫”一折的重点唱段前“夫哇”的“夫”字就是这么唱的。这一句再次将收回来的情绪又一次作了个渲泻,而这次与第二句是有区别的,表达的是为嫂娘心忧的感情。唱完“闷悠悠坐馆驿心中惆怅”一句,闻报“吴氏夫人来到赤桑”后倒吸一口气,轻呼“呀!”接唱:“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最后一句唱得较为急促,前一个“亲”是尖字,而后一个“亲”则是团字。唱来的语序应为“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不能误为“嫂娘”“亲为此事”“亲到赤桑”,这样才不会有语病。第一句中“初为官”的“为”是上口字,而末一句“为此事”的“为”就不上口了,一方面是为观众听清字音,另一方面也和包拯唱这一句的急切心情吻合。最后,谈一下这段唱的虚字,裘派唱腔中字与字间的虚字是很讲究的,绝不能滥用,一滥用就显得唱的“水”,唱的“糙”。比如这段中的“闷悠悠坐馆驿心中惆怅”一句,只在第一个“悠”字后面加了“哇”,而后学者往往唱成“闷(呐)悠(哇)悠坐馆(呐)驿心(呐)中惆(哇)怅”,这是不规范的,这样唱是因为对气口掌握不好,不知哪里缓气哪里偷气,而且把唱词唱碎了,人物也就没了。所以学裘派要讲究气口,要精道,行腔要强调强弱急缓的对比,吐字要把握尺寸、尖团。不能想当然的养成不好的习惯,这也是裘派声腔较之前辈细致的一个方面。
本贴由裘迷于2003年12月08日18:18:08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