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落幕之际名家谈
第二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昨晚落幕。赛后,姜昆、侯耀文等相声名家在第一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虽然观众的笑声肯定了相声的艺术魅力,小演员充满灵性的表演也让相声前辈们看到了后继有人,但相声的发展前景仍旧不容乐观——
献才艺不能耍贫嘴
大赛评委姜昆欣喜地告诉记者:“本届参赛演员不仅说、学、逗、唱俱佳,其他技能也各有专长,比如魔术表演、画画甚至还有对老艺人的模仿,这是很多老相声演员都不具备的。虽然这些才艺、技能说不好什么时候才用得上,但是好的演员要随时拿得出来。”
大赛表演嘉宾、相声界老前辈杨少华也感到后生可畏,他尤其提到了大赛中由广州兄妹表演的《当红小生》:“那一对小朋友又唱又跳又演奏,让人赏心悦目。可见,表演功力老到了,相声不仅更加好听,也会变得好看起来。”
但正像舞蹈界所避讳的“舞不优、舞美凑”现象一样,相声界也面临着“话不逗、绝活抖”的尴尬。同为大赛评委的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说:“这种尴尬在本届大赛中现出了端倪。单看某些参赛演员的才艺展示似乎很精彩,但和整个段子衔接得非常牵强,这不仅没有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反而削弱了相声艺术的魅力。”他强调:“在相声演员必须掌握的‘说、学、逗、唱’四个基本功里头,‘说’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演员不在追求语言的生动上多下功夫,仅仅靠搭花架子博取掌声和笑声的话,他就永远不会成为相声艺术家。”
相声爱好者、全国京剧十大名票孙元木在观看本届相声大赛后告诉记者:“相声与京剧有很深的渊源,很多相声演员就学过京剧。相声前辈们从不随意卖弄,赚取噱头,而是步步铺垫,将京剧化入相声,为相声所用;而在本次比赛中,‘唱’相声的太多了,学方言的比例也挺大,这就显得有些‘贫’了。”
重表演不可轻创作
虽然本届比赛在昨晚的颁奖晚会上不再空缺“最佳作品奖”,但这些并未能掩盖相声创作不尽如人意的真实面貌。赛后,相声界人士依旧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忧心忡忡。
曲艺作家丁润洪挨个为参赛节目“把脉”:“就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来看,像《谁说了算》、《卖枕头》、《雇来的爹》和《谁是贼》等将喜剧情节推向极致的段子太少了,绝大部分作品则表现为内容空洞、‘包袱’太少等不足。如《糊涂的爱》立意于反腐倡廉,角度适合于相声,但题材有点沉重了,难免让人产生小马拉大车的感觉了;《调个儿》看上去不伦不类,作品主题不鲜明,人物刻画模糊,有些语言还难登大雅之堂;《大话神奇》越演越累,无法让观众轻松……”
相声演员刘俊杰也不无惋惜:“虽然本届比赛总体上比上届要好,但上乘作品不多,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几乎没有。殊不知,相声成功的基础是本子,在演员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技巧之后,比的也是本子。”
姜昆认为,相声创作人才奇缺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随着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其他艺术门类规模逐渐变大,相声创作人员出现分流,有的改行写小品,有的改写电视剧;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也表明,相声在与电视剧、小品等艺术门类争夺观众时难显以前的力度,相声创作的酬金也低于电视剧和小品。姜昆感慨道:“大‘家’不愿写,小‘家’写不来,这种局面很让人头痛。”
相声艺术的自身特色也决定了好段子出笼不易。侯耀文指出,相声不同于小品、舞台剧、搞笑片,而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无法自由借助背景、音响、道具等辅助手段,因此对语言诙谐、幽默、针砭时弊上的要求非常高。好的段子在舞台上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逗乐观众并留下余味,舞台下却常常需要几十个创作人员对原稿反复修改,用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去磨。他建议创作人员在思考学习的同时,还要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在提高语言艺术的智慧、风趣上多下功夫,而不要仅仅靠表演的包装。(驻京记者
江胜信)
(摘自 《文汇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