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迄今共录制近4400多分钟节目、700多分钟访谈
新闻晨报讯一项着眼于传承和保存我国民族文化、“与时间赛跑”的艺术资料抢救整理工程,正在上海紧锣密鼓地展开。据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艺术资料整理抢救录制小组”的最新统计,上海近一年共录制了舞台剧目16部1696
分钟,评弹55回2750分钟,艺术家访谈12部共735 分钟;今年3月前,有望完成预定50台大戏的录制任务。
“抢救”录制工作小组去年春节前举行开录仪式,很快落实了500 万项目经费及放置磁带的库房。三个录制小组从去年3月开始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剧目,边录制边积累经验,使抢录工作有序展开。对有些年纪偏大、身体欠佳的老艺术家抢先安排访谈录制;并随时根据审看意见提升录制水平。在已抢录的40多台剧目中,采用高清晰技术拍摄的作品有9部756分钟,占大头的作品则是麒派作品共7部940分钟。其中有张静娴、岳美缇表演的昆曲《玉簪记》,梁谷音表演的昆曲《烂柯山》,陈少云表演的京剧《楚汉相争》,萧润增、计镇华表演的京剧《一捧雪》,小王桂卿、尚长荣表演的京剧《战长沙》,韩小友表演的淮剧《吴汉三杀》,马秀英表演的淮剧《探寒窑》等。55回评弹中则有吴君玉表演的《武松》,杨振言、余红仙表演的《描金凤》,饶一尘、郑缨表演的《陈圆圆》等。艺术家访谈已录制了姚慕双、周柏春、笑嘻嘻、王盘声、杨飞飞、赵春芳、李蔷华、杨华生、邵滨荪、倪传铖、筱文艳等。
除落实上海抢救任务外,工作小组还积极参加历时八年的“中国京剧精粹音配像工程”中最后一项工程———周信芳京剧作品的“音配像”工作,于去年6月调集陈少云、王全熹、计镇华等演员,录制完成抢救“麒派”音配像任务,以高质量的表演和画面受到好评。
为加大传承和保护力度,录制小组还将扩大优秀剧目的录制范围,目前已对著名沪剧《雷雨》进行“音配像”工作。这是一出汇集了沪剧各大流派的经典之作,因此抢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录制小组还将到江浙等周边地区和全国各地区,对优秀剧目进行录制。(记者
伍斌)
(摘自 《新闻晨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