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荀先生《红娘》的剧本,前言有这么一段话:
“此后数十年,率演不衰。其后又根据演出心得、体会,对于剧情和唱、做,随时加工改进。尤其解放后,重新加以整理,使主题更为突出。此剧唱腔和表演身段,我皆有独特创造:如《琴心》一场的“反汉调”,《佳期》一场的“反四平”,以及《逾墙》一场红娘手持棋盘引入张生的身段等等,都不见于其他戏中。这些创造,因密切结合人物性格,久已脍炙人口。”
由此可见,京剧不是没有创造,而是不停地在创造新的东西。“这些创造,因密切结合人物性格,久已脍炙人口。”——这是最关键的。这是老戏新唱“率演不衰”的秘诀。反观现在,新编的都没边儿了。前一阵子嚷嚷得厉害、最近就要现眼的《泸水彝山》,居然让诸葛亮跳舞,还声称“这是诸葛亮的人性化表演,以情动人,以舞打动孟姐姐,劝阻孟获别再与蜀为敌,是诸葛亮“攻心为上”的策略之一。”试问:满场乱蹦跶的诸葛亮还是“羽扇纶巾”的大汉丞相武乡侯吗?现在的新编剧目,动辄说对人物有了新的诠释,动辄说使人物更加人性化。而这些“新版”的人物,无非就是以这些外行导演的观念(美其名曰“现代”、“人性化”)塑造出来的。这些早就脱离了京剧中的人物性格(注意,是京剧中的人物性格)。京剧是有脸谱的,这就意味着人物也是脸谱化的。京剧中最好不要有什么重新“诠释”、“人性化”的人物,因为这方面,电影、话剧等其他艺术形式表现起来更容易、更完美。
在叫嚷着“人性化”的时候,奉劝导演们对待京剧和戏迷们有些“人性”——饶了京剧吧,别再胡糟改了!
本贴由小豆子于2003年8月30日12:02:16在〖中国京剧论坛〗发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